首页 桓容

第391节


   结果没让他失望。

    本来是两千钱的生意,立刻翻了几番,超过八千钱。

    “承惠。”掌柜让伙计将香料装好,送到健仆跟前,道,“金银铜钱俱收,绢帛亦可。”

    以谢安和王彪之的身家,这点花费压根不算什么。命健仆将香料背起,迈步走向第二家店铺。

    于两人相类,随驾的郎君乔庄出行,彼此结伴,游性更浓。整日走下来,市买的货物堆成小山,随车的行礼为之加倍。

    走过专门开设食铺的长街,众人算是大开眼界。

    并非说他们没见过世面。

    事实上,以时下的条件来看,各家的厨夫都是顶尖,称得上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不过,盱眙的食谱和酒庄不同他处,吸收各家之长,并有刺使府传出的秘方,不断改进烹饪技术,许多菜色样式,连谢安和王彪之都没见过。

    造成的结果是,在坊市走过一圈,不少人都生出类似的念头,带个当地厨夫回府。

    除此之外,众人将城中见闻牢记于心,日后出仕地方,会不自觉的融入施政理念。结合当地条件,为改造现状、复兴经济做出不小的贡献。

    当然,商业再繁荣,以农为本的思量依旧不会改变。

    游过坊市,谢安和王彪之随驾往城外乡里,和桓容一起走访田间。

    冬日将近,大地偶有新绿。

    不少农人忙着翻地开田,远远望去,阡陌相连,立在道边的田碑一块接着一块,横看成排,竖看成列。

    “陛下曾颁下政令,凡录入黄籍之民,丁男、丁女皆可授田。若开荒田,三年免粮税,并由治所发下粮种。”

    荀宥随驾在旁,为谢安等人解释。

    “白籍之民暂不由官府授田,但可以开荒。由里中散吏丈量,记录在册,同样三年免税,耕满五至八年即可为私田。”

    “幽州地广,数年下来,人口仍不及前朝三分。因丁壮有限,非有改良的农具,开荒之数恐不及如今一半。”

    华夏之地战乱百年,人口一度锐减,从巅峰时的几千万不断下滑,至晋时遍查天下户籍,得到的数目可谓是触目惊心。

    这种情况下,荒废的田地和村落随处可见。

    数年间,幽州招纳流民,奖励开荒,改良工具并施行仁政,效果逐渐显现。但要进一步恢复生产并大量增加人口,还有相当的长的路要走。

    推及到其他州郡,不提其他,人口就是一大问题。

    秦氏同样在推行开荒之策,肯定不会放任青壮继续南下。没有更多人口,想要将幽州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州郡,可行性的确有,却存在不小的困难。

    从城外返回,谢安和王彪之在客室对坐,思及天子执意巡狩,揣测其背后深意,不由得心生感慨,同时陷入沉思。

    无论两人如何想,预定的行程不会改变。

    停留盱眙数日,桓容下令启程前往淮南郡。

    出城当日,盱眙父老相携,天未亮就候在道边。遇天子大辂行过,皆俯身行礼。

    未有人声喧嚣,亦未有万岁之声,仅有送至面前的美酒,彰显众人拳拳之心。更让随行之人体会到,幽州的仁政是如何的深入人心。

    穿过长街,谢安王彪之尚且动容,更不用提年少郎君,几乎个个心潮澎湃。不用桓容再做鼓动,纷纷生出出仕边州,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圣驾行出数日,即将抵达淮南郡。

    一支队伍自北行来,携带秦策亲笔书信,已至幽州边界。

    秦璟本意独自带人南下,避开朝廷耳目。知晓秦策决定往南遣使,中途改变主意,主动请缨前往。

    经过一番考量,秦策命秦璟为正使,南下递送国书。

    此番秦璟南下,麾下骑兵暂留洛州,身边仅带五百骑,避免建康生出误会。

m.wedalia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桓容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