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历史不过是在按其既定轨道前行罢了,但对于旁人来说,改天换日带来的冲击,就要大得多。 李从璟在角楼上俯观各军大营的时候,莫离走了上来。 与李从璟并肩站立,共同观景军营,饶是以莫离洒脱的性子,也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良久,叹了口气,莫离道:“乱世当道,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带给山河无尽苦难,也给有才能者以尽情施展抱负的舞台,国家不幸诗家幸,实则国家不幸何尝不是才子幸。” 这番话说得意蕴模糊,让人摸不着头脑,李从璟笑了笑,“唯真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闻言,莫离也笑了笑,“实则天下仍旧是那个天下,天下志也仍旧是当初的天下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从璟道,顿了顿,又说道:“草原既已安,接下来该中原了。” “说到底,好像除了担子更重些,一切真没什么不同。” “还有一点,敌人也更强大了些。” …… 魏王李继岌,初闻洛阳变乱,心痛如绞,因惧怕李嗣源不能相容,遂引兵向西,意欲保住凤翔,再图后举。 及至武功,宦官李从袭劝李继岌平定内乱,李继岌遂又东行。 至渭河,西都留守砍断浮桥,李继岌不能东渡,遂沿河东行。 途中,将士离散,以至军不成军。李从袭又对李继岌言:“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李继岌伤心欲绝,泪如雨下,遂对亲卫道:“孤已无路可走,你杀了我吧。” 大唐魏王李继岌,遂亡。 与孟知祥合力平定康延孝之乱的李绍宏,随后而至,收拢溃兵两万余人。 李嗣源令李从璟前来抚慰。李从璟命将士各归原营,随后带归洛阳。 魏王既亡,百官再三劝进,李嗣源再无托词。同光四年夏四月丙午,李嗣源继帝位,改元天成。 时人劝李嗣源改国号,李嗣源不纳其言,说道:“吾年十三事献祖,献祖视吾若己出。后事武皇三十年,排难解纷,栉风沐雨,冒刃血战,体无完肤,何艰险之不历!武皇功业即吾功业,先帝天下即吾天下也。兄终弟及,于义何嫌,岂有同家异国之理?” 李嗣源之天下,遂仍号大唐! 对李从璟而言,自此开始,历史发展的轨迹再无章可循。因为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变原本历史! 第458章 明君可辅臣非才,不觅房杜觅启诵(一) 同光四年夏四月丙午,李嗣源自兴圣宫赴西宫,着丧服,于李存勖灵柩前继位。 是日,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大赦天下。 后宫千人,李嗣源只留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余者皆放出宫。 诏令:封卢龙节度使、皇子李从璟为秦王,开府建衙,免去卢龙节度使之职,改领河阳节度使,划怀、孟等州为百战军驻地。命李彦超为卢龙节度使。 以安重诲为检校司空,守左领军大将军,充枢密使。 以皇子河中留后李从珂为河中节度使。 以石敬瑭权知陕州兵马留后。 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冯道,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赵凤,俱以本官充端明殿学士。 工部尚书任圜,加封同平章事。 以吏部尚书、判太常卿事李琪为御史大夫。 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孟知祥加检校太傅、兼侍中。 荆南节度使、检校太师、兼尚书令、南平王高季兴加授太尉、兼尚书令。 厚葬郭崇韬,赐还朱友谦官爵,安葬李存勖于雍陵,庙号庄宗。 四月,诛租庸使孔谦,废除苛政。罢各道监军使。历数有罪宦官劣迹,尽诛之。 五月,分遣诸军就近解决粮食问题,以减省运费。令官员不得苛敛百姓,刺史以下不得贡奉。 是月,契丹、渤海国俱遣使朝贡。 …… 李嗣源继位为大唐皇帝五个月后。 皇宫崇文殿。 “宣,秦王李从璟觐见!” 敬新磨话音清亮有力,李从璟端步跨进殿门,于殿中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李嗣源正在听冯道给他念奏章,此时抬手言道。 冯道收起手中折子,向李从璟见礼,“见过秦王殿下。” 李从璟回应冯道一声,“冯大人。” 历朝历代并无端明殿学士之职,李嗣源不识字,故而新设此职,为其诵读奏章,与闻国事。 “你来的正好。”李嗣源换了个坐姿,以显得更加自在,“今夏黄河大水,殃及滑、濮数州,冲毁良田万顷,造就灾民十数万。因时值中原动荡、朝政不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