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这成本实在是有点过高了。”一旁的夏寿康也跟着叹息说道。 倒是袁世凯没有太多言语,只是默然思索着什么。 “叔父,步枪的构造图就在这里,无论叔父是找专人核对,还是亲自去调查国外进口原材料的价格,小侄做出的预算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德国武器之所以贵,正是因为他们的做工好。更何况这是一支新式步枪,新式步枪的诞生都是意味着向着领先的先进性的方向。未来必然还会有更先进的武器出现,但制造价格只会高不会低,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袁肃表现一副诚恳的姿态,一丝不苟的说道。 “只是,成本如此之高,对国府也是一份很大的压力啊。”夏寿康说道。 “我相信叔父是明白人,一旦促成中央集权,国家税收规范化,国库渐渐充实,这一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如今我们中国的局势环境,军权就等于实权,这一点还是叔父曾经提点小侄的话。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真正保证并且捍卫中央集权。”袁肃慷慨陈词的说道。 袁世凯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是一番冗长的沉吟之声。他自然是深知军权的重要性,只是自己绝非是意气用事之人,在考虑问题的方面一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定夺。 看到袁世凯仍然无从表态,袁肃随即又补充的说道:“若实在考虑财政负担问题的话,大可细分来进行新式步枪的装备。但凡是中央军主力部队,则尽可能的装备进口材料的新式步枪,而次要部队则装备国产材料的新式步枪。更何况武器制式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即便全部工厂投入生产,最快也需要三五年,慢的话甚至要八九年。武器制式化是需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执行的。” 听到这里,袁世凯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克礼这番话说的在情在理。这样吧,这件事我现在是不可能立刻做出答复。过几日我专程安排你与蔡松坡他们见了一面,看看你们年轻人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收益。” 袁肃早就有这样的预想,毕竟制式化武器的推进是一项极大的军事工程项目,必然是需要经过一连串的审核、复核、讨论以及实际操作演练。他今日向袁世凯提出这个方案,并且能让叔父袁世凯萌发兴趣,这已经算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当即,他立刻诚恳的表示愿意与蔡松坡共同筹划此事,为建立全新的北洋强军尽出一份力量。 第8章,会见蔡锷 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袁世凯便安排了袁肃与蔡锷会面的事情。 当袁肃得到这消息之后,愈发可以断定制式武器的想法是暗合叔父袁世凯的胃口。做为一手创立北洋新军,以军权谋取民国元首的袁世凯来说,对军事的看重必然超过常人。 夏寿康来请袁肃移步到北海陆军部会议室与蔡锷见面时,专门告诉了袁肃,昨天大总统已经把新式步枪的图纸转交到蔡锷手里,蔡锷看过之后同样认为这支步枪要远远比汉阳造步枪更精良。有了蔡锷的首肯,对于袁肃来说更有了几分底气,毕竟自己在新式步枪上是有相当一部分吹嘘成份,甚至都还没有进行详细的军事论证。 来到北海陆军部办公院,又一番转弯抹角,这才来到一处幽静的会客室。 蔡锷、蒋百里以及另外两位军校不低的军官正在会客室里座谈,夏寿康带袁肃进门后,众人中断谈话,纷纷站起身来相迎。在夏寿康相互引见之下,众人知道来者就是大总统的族侄、山海关大都督袁肃,袁肃也知道了除蔡锷、蒋百里之外另外二人的身份,其一竟然是阎锡山,另外一人则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兼任直隶省蓟楡镇守使的傅良佐。 袁肃很奇怪阎锡山这会儿怎么会在北京,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阎锡山在历史上是出了名懂得明哲自保的人,如今山西是中央军第三师、第四师坐镇,唐天喜和何宗莲的势力要远远大过阎锡山本人,阎锡山自然要表现的更“忠袁”一些。 “原来是小袁公子,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早先就听闻小袁公子在东直隶一带的做为,不可不谓是有先见之明。昨日大总统专门与我谈过,万万没想到小袁公子的许多观点居然与蔡某不谋而合,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蔡锷最先迎上前来,带着真诚的笑容说道。 袁肃多少还是能看得出来,如今蔡锷和袁世凯正是蜜月时期,因此对方才显得如此豁达和积极。再者这年头能真正做到“不谋而合”的人实在不多,他能提出与蔡锷相近的军事建议,那自然可以算得上是同道中人。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