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见面一番礼节过后,陈文年介绍道:“这位就是山海关镇守使吴大人。吴大人,这位是我们护军使袁大人。” 吴承禄四十来岁,因为常年吸食大烟的缘故,整个人又瘦又黑。他脸色看不出一点精神的样子,即便是在向袁肃问好时,语气都是给人一众半搭不搭的感觉,就彷佛长时间没有好好睡过觉一样。 “袁大人,可算把您给盼来了,有您在,山海关必能无忧无虞。”吴承禄笑呵呵的说道。 “吴大人惹下的烂摊子,现在一下子全部推到了我身上,你当然无忧无虞了。”袁肃从见到吴承禄开始就没给对方好脸色看,现在看到吴承禄居然还笑的出来,一时禁不住恼火的揶揄了一句。 果然正如同王磷同所说的那样,这吴承禄当真是一个死脑筋,数万灾民围堵在城外还截断了铁路,居然还天真的妄想可以把这件事一直隐瞒下去。 听完袁肃的话,吴承禄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论年纪他都可以当袁肃的长辈了,自己好心好意跟其客套,这小子倒好当着这么多迎接的人面前毫不掩饰的出言讽刺,真叫人心头动火。可是他很清楚,一则对方是长官,二则自己是待罪之身,除了咽下这口气之外,自然是不敢轻易出言顶撞回去。 “护军大人消消气,好在情况尚且都在掌握之中。昨日我等已经在火车站附近收拾好一处宅院,暂且做为护军大人的行营。护军大人一路舟马劳累,还请移步行营稍作休息。”临榆县县长吴立可连忙笑吟吟的圆场说道。 袁肃没有再多说什么,迈步向火车站外走去。 吴立可为袁肃准备的行营是一座翻新不久的三进大宅子,有着典型北方正经八百的建筑风格。前天在接到袁肃从滦州发来的电文后,陈文年已经派人将这座宅院里里外外收拾妥当,如今第三团二营的士兵就驻扎在这座宅院不远的马场里。 来到行营,袁肃果断的下令召集所有主事的官员开会,同时吩咐陈文年和吴承禄负责安置好第一团士兵的住所。这方面陈文年早就与吴承禄协商过,让出火车站西边的一片空地,让第一团的士兵在这里结营立寨。 正是入夏的时节,住在帐篷里反而还凉快一些,无非就是蚊虫恼人。 半个钟头后,吴立可和吴承禄将各自的部下全部叫到行营,不过有些尚且值守在第一线的官员暂时无法赶来。袁肃几乎没有任何客套,除了当着众人的面郑重其事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便直接切入正题。 第一步自然是要了解目前山海关的具体情况,之前的电文要么是陈腔滥调、要么是避重就轻,眼下袁肃成为全权负责维稳的总司令,理所当然要全面掌握最真实的消息。 然而无论是县政府的官僚还是巡防营的军官,仿若都串通一气似的,不仅说话都是一个强调,而且说来说去都没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袁肃端起茶杯慢慢的饮了一口,继而不慌不忙的把茶杯搁了下来,冷声冷气的打断正在最汇报的一名官员,说道:“临榆县和山海关虽然不在袁某的治辖范围之内,然则今日中央临时委任,袁某当仁不让。尽快治理好灾情、处置好难民,袁某便能尽快返回滦州,在座诸位也能各安其好。倘使情况突变,任你们谁也逃不了干系。” 坐在一边的吴立可连忙点头应道:“护军大人教训的是,我等一定全心全力配合护军大人做好赈灾工作。” 袁肃没有理会吴立可,继续说道:“如今中央已经获悉此处之事,如若我们近期之内拿不出成效来,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希望诸位在这个时候不要再奢望可以掩盖、隐瞒,而是考虑如何赎罪。只要袁某还在前线赈灾总司令的任上,我要罚谁就罚谁,要谁背黑锅谁就背黑锅,甚至要谁以死谢罪都无不可。”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他逐渐加强的语气,到最后“以死谢罪”四个字时更是斩金截铁。 这前后两番话立刻震住了全场所有人,尽管大家心里都早有准备这位从滦州赶来的小大人会“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任谁都没有料到这把火不仅烧的这么快,而且还烧的这么旺盛。 他们当然不会不相信袁肃的话,如今事情已经是纸包不住火,在过去的大半个月里每天都有人饿死,上面必然会找人为此次灾情背负责任。 第82章,雪中送炭 袁肃是前线赈灾总司令,按理说这个位置肯定烫屁股,但袁肃又是大总统的侄子,整个北洋政府都是袁世凯的,这件事再怎么着也挨不到袁肃头上。现在袁肃已经把话挑明了来说,让谁背黑锅谁就得背黑锅,足见对方有恃无恐。 眼下不仅仅是官路前程的问题,更有可能会牵连的身家性命。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