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缰绳狂叫着朝着官军骑兵冲去…… 于孝天看着桌子上洪承畴派人呈上来的这柄宝剑,轻轻的拿起来,一按绷簧,咔嚓一声脆响,宝剑弹出了剑鞘一截,露出了一丝寒芒。 于孝天抓住剑柄缓缓的将宝剑抽出剑鞘,仔细观看了一番宝剑,说了一声:“果真是一把好剑!只可惜你以前却明珠暗投了!”说罢之后他轻叹了一声,把宝剑还回了鞘中。 李自成的覆灭,对于他来说,也彻底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虽然他和李自成从未谋面,甚至于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冲突,但是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他和李自成之间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更不可能成为朋友。 李自成的存在,对于眼下的大明来说,乃是一个毒瘤,必须要切除掉,才能还中原一个太平,所以只要李自成一日不死,那么他就一天放不下这块石头。 第一百零五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 历史另一个时空的后世,某朝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对于李自成多是一些正面的宣传,但是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他就是一个贼人,而且是一个巨寇,他所带给这个时代的虽然有正面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却是杀戮和破坏。 曾几何时,于孝天小时候读到有关李自成的书的时候,还曾经对李自成十分佩服甚至可以说是敬仰,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知识面的增加之后,渐渐的对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却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特别是当他来到这个时代,了解了这个时代的背-景之后,更是对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很多流民军首领,都重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这些人虽然很多人都是苦命(张献忠不算)出身,但是当他们走上了揭竿造反这条路之后,却因为站得角度不同和狭隘的视野,使得他们最初还能为百姓着想,渐渐的开始走上了一条残暴不仁的道路,他们的存在对于这个时代的社会,已经完全起到了负面的影响,而渐渐的失去了正义性。 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抑或是权力地位,重新回归到了封建君主的思维模式上面,再也没有为所谓的民族着想,甚至于在历史上李自成攻入京师之后,已经完全背弃了他当初造反的初衷。 而张献忠历史上后来入川,建立了一个大西国,更是变成了一个杀人狂,可以说是残暴到了极点,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上,各个都犯下了滔天罪行。 现如今大明已经落在了他于孝天的手中,他的理想即将实现,那么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之辈来说,他们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该被扫入到垃圾堆了。 可以说于孝天现在能走到眼下的这一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可谓是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年来时时刻刻的给大明添乱,那么他于孝天也没有机会,能安安稳稳的在福建一隅,悄然无息的扩张着他的实力,直至他羽翼渐丰,挥师北上突如其来的将大明京师攻克,成功的窃取了大明的江山。 他很清楚现在他的身份,在大明很多明白人眼中,他应该是一个绝对负面和叛逆的角色,他身为大明臣子,却对大明不忠,拥兵自重窃据了大明江山,挟天子以令诸侯,整个一个翻版曹操曹文德,而崇祯则是汉献帝。 但是这又如何?于孝天并不在乎这个名声,他要的是结果,他突然北上控制京师,软禁崇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就掐住了大明的脑袋,这使得大明上下立即失去了头脑,地方官府以及官员们群龙无首之下,不知道该采取何种行动来面对这样的局面。 这样做,使得他夺取天下,省掉了太多太多的麻烦,减少了太多太多的杀戮,如果不是使出这个奇招的话,虽然他有信心能靠着他的武力,一步步的打下天下,夺取政权,但是这个过程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明虽然官场**,效率极差,朝廷官员无能,但是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有崇祯这个老大坐镇调度,大明还是有很强的反扑的力量,到时候就算是他打下了天下,恐怕这个天下也会被摧毁小半,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百姓,要死于战祸之中。 一个国家的重建,会消耗掉太多太多的时间和金钱,这都不符合他的诉求,他要的是中国尽快的恢复平静,然后使得他有力量把目光投向大海,投向更远处的那些尚未开发的土地,而不是把他的一生都浪费在重建这个国家上面,维持这个国家稳定的事情上。 一个人满打满算不过只能活几十年,他现在已经来到这个时代十几年了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