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海寇

第369节


民的问题。
  大批饥民既然可以活命,那么自然不愿意轻易去投贼,提溜着脑袋去干山贼,这也就从源头上掐断了乱局的根源,使得山贼失去了大批吸收新生力量的沃土,成了无本之木,混乱的局面也就开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各地的民变事件随着海狼大批开始迁徙移民,也立即便开始逐步减少,就算是已经聚众成伙的一些山贼团体,随着海狼开始在沿海一带放赈招募移民开始之后,许多已经投身为贼的饥民,也偷偷的溜走,使得本来就不稳固的匪盗团体,渐渐的因为失血,最终逐步的消亡。
  熊文灿在福州始终盯着局势的发展,当看到于孝天使的这一招确实开始初见成效之后,不禁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中对于孝天可谓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而于孝天在一边大批招募移民屯耕台湾岛的同时,也开始大举展开了军事行动,派出了大量的手下兵将,分头赶往各地,对那些渐成气候的匪盗团体进行进剿,这些基本上以饥民为为主要力量构成的乱贼,面对着精锐的海狼的军队,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不管是他们正面迎战,还是化整为零潜入山中,都无法挡住于孝天麾下的兵将对其进剿,于孝天麾下的陆军,最初成型就是在台湾岛上的山林之中,和那些生活在山林中的土著进行作战,积累起来了相当丰富的山地作战的经验。
  福建多山,虽然很利于山贼活动和隐藏,但是那也只是针对普通的官军来说,当他们对上了精于此道的海狼的步兵的时候,那些海狼的步兵往往展现出极强的山地作战的能力。
  往往海狼的兵将,都可以用小股兵力,在山中追踪到山贼,以各个击破的办法,逐渐将大股山贼削弱,最终将其彻底剿灭。
  这样的本事对于普通的福建官军来说,根本是不敢想象的,海狼的步兵往往敢以几十人或者多一些也就是一二百人,便敢于孤军深入到深山老林之中,对山贼进行追剿,往往还能取得大胜,可是对于普通的福建官军来说,即便是借给他们一堆的胆子,他们也不敢贸贸然就轻易追入山林之中。
  所以在崇祯元年的下半年之中,于孝天可谓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几乎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奏捷的战报被呈送到福州城之中的巡抚衙门和主持军务的都指挥使司,让熊文灿以及这些官员们,无不感到瞠目结舌。
  第三十一章 垄断贸易
  虽然之前于孝天已经在永安县进剿黑胡子一战之中,展现出了他麾下兵将很强的陆战和山地战的能力,可是现在当看到于孝天手下,居然如此凶悍,在陆上各地居然能接连取得这么多的战功,也实在是让他们有点瞠目结舌。
  再看看其他的那些老牌福建的官军和兵将们,和于孝天以及他手下兵将一比,简直就没法看。
  于孝天和他手下这边是捷报频传,而那些老牌的福建官军以及兵将们,则败绩连连,双方就算不用比,也高下立判。
  消息传开之后,那些福建的老牌军将们得知之后,各个羞臊的有点无地自容,是既佩服又嫉妒,还充满了无奈,这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他们这才彻底明白,他们和于孝天以及他手下们之间的差距。
  想想以前他们还曾经大言不惭的说,有朝一日要跟于孝天好好比试比试,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等于于孝天重重的抽了他们几个大嘴巴,而且还抽的他们无话可说。
  这么一来,有了于孝天这么多的功绩垫底,熊文灿在军费以及物资装备上对于孝天倾斜,自然也就理直气壮了许多,谁让于孝天太能干呢?有好东西,自然要先紧着能干的人给了,这种倾斜,就连都指挥使司的人都觉得没屁可放。
  熊文灿受了于孝天如此恩惠,当然也投桃报李,想方设法调集了一些粮食和银钱,调拨给了于孝天,多少弥补一些于孝天的支出,虽然这些钱粮,对于海狼近期的支出,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但是却毕竟代表了熊文灿的态度。
  于孝天为此多次对熊文灿称谢,暗中把这部分熊文灿拨发给他的钱粮之中的部分银子,返还给了熊文灿,中饱了熊文灿的私囊,让熊文灿更是高兴的暗自偷笑。
  而福建如此迅速的平息了灾荒造成的乱局,对于当今朝廷方面来说,也自然是个相当不错的好消息,虽然崇祯并未因此就再次给熊文灿抑或是于孝天升官,但是却还是对熊文灿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觉得熊文灿果真是个能员,比起其他省的那些总督、巡抚做事要靠谱太多了,真正的为他这个皇帝做到了排忧解难。M.WeDalIan.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大明海寇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