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吃饭起来。 朱棣和徐琳琅也生过不愉快。 徐琳琅的弟弟徐增寿,在靖难的时候,为朱棣传递消息,被建文帝发现后杀了。 徐琳琅每每想起,都很是悲痛,但是徐琳琅从未和朱棣提起。 后来朱棣从徐琳琅的贴身宫女处得到了这消息,便要追封徐增寿为国公,一时间群臣上书,联名反对,认为徐增寿虽有功劳,却远不足封国公。甚至几个有功的侯爷的功劳,都比徐增寿的大。 徐琳琅也认为朱棣封了徐增寿为国公会寒了其他功臣的心,让朱棣不必如此。 可是朱棣不顾着徐琳琅的劝阻,执意追封了徐增寿为定国公。 为此,好几位老臣罢朝。 徐琳琅也不愿意和朱棣说话了。 朱棣也堵着气,不去找徐琳琅。 不过也不过三日,朱棣便崩不住,去找了徐琳琅。 徐琳琅依然生着气,道:“这世事,有轻重缓急,有是否合理,如今你当了皇帝,该是更加注重这些才是,怎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封了增寿讨我开心,却会让臣子们觉得你赏罚不明,衡量无度,颇重亲疏,这让臣子们以后还怎么去给你卖命。” 朱棣去拉了拉徐琳琅的袖子:“比起爱这江山,我更爱你。” “只要你能安心几分,我就是破一次两次例,有何做不得。 在上一世,毫无疑问,朱棣最爱这江山,也只爱这江山,但是到了这一世,他对她说,他最爱她。 她知道,在所有的政事里面,他最想做的,就是亲自去彻底平定北境。 但是因为她,他要留着他这条命,所以他一直都把自己想要上沙场杀敌的心愿埋藏在心底。 他能做的,便是修撰集天下所有书籍为一体的大全书,意为为往圣继绝学。 他日日都刻苦处理政事,希望自己能像李世民一样,创造出一个盛世。 厚积才能薄发,他要为开拓盛世奠定坚实的基础。 尽管最爱的是她,他却不能像在濠州、在北平的时候那样总是陪着她。 她常常觉得,她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还是在濠州和北平的时光。 朱棣知道了,对她说:“濠州是小地方,不宜做都城,北平却是可以,若是你喜欢北平,那么我们便把都城迁到北平,日后,我们便在北京生活,等我们百年以后,便葬在北平。” 徐琳琅道:“你这样做,可是比为妲己建炉台的纣王还暴虐了。”朱棣哈哈大笑,道这天底下,也只有徐琳琅敢把他和纣王相比了。 朱棣道迁都北平,一则是徐琳琅喜欢,二则是迁都北平确是更利于经纬天下。 朱棣把益处一一向徐琳琅列举,徐琳琅听了觉得有理,也很是赞成朱棣的做法。 朱棣登基以来,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家乐业,百姓从开始对这位新的君主的怀疑改到信任,百姓们都相信,这位君主,会让他们过上盛唐时代那样的日子。 百姓们也听说了皇后很是贤德,每每都劝皇上爱惜百姓,因为在濠州过了思念种田的日子,皇后很是知道民间疾苦,所以皇后给皇上提的建议,每每都正中老百姓的心思,百姓们对这位皇后也很是敬重,认为她堪称贤后。 皇上也很是敬重皇后,帝后的恩爱,也是百姓们传说的佳话。 徐琳琅想想,重活这些年,大部分时候过的可谓是圆满。 她解了前世的诸多遗憾,保护了想要保护的人,惩罚了伤害她的人,拥有了七个子女,能够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最重要的是,她拥有了他的人他的心她全部的宠爱。 这天下能做到一心一意只爱一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