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朋好友,老同学,也可以多多联络起来了。 孩子上大学和刚退休不是同学会的两个高峰期吗? 之前的二十年一直在窝里育雏,还要顾着搭窝,顾不上自己的朋友,现在正可以继续友情! 等过了七十岁,精力不那么充沛了,那就看看书,上上老年大学……广场舞如果跳不动了,可以打打太极拳,做做园艺,养只宠物…… 一个人,不能把生命的重心放到另一个人身上,否则定然是可悲的。 不管那人是自己的爱人还是自己的孩子。 就像一棵植物,若是重心不在自己的枝干上,而在旁边插着的辅助棍上,一旦那根棍子抽走,便只能倒了。 何况棍子也会觉得累啊! 陈爱萍首先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真正为了自己而活。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是很有利于解决第二个问题的。 因为那根棍子感受到不堪重负的压力,也是母女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和女儿之间的关系,是陈爱萍最在意的。 而在李如洗看来,陈爱萍和她女儿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确实是陈爱萍自己的问题。 在李如洗成为陈爱萍之后,陈爱萍所有的记忆和情感她都了如指掌,自然也非常清楚她和她女儿之间发生的事情。 陈爱萍是一个好妈妈,这一点毋庸置疑。 她对女儿关心备至,无私付出,爱的深厚和真诚程度,和李妈妈对李如洗的爱无异。 其实,李妈妈也有唠唠叨叨的时候,也有说别人家孩子比她好的时候,也有不放心她,给她各种提建议的时候。 李如洗觉得,子女自己内心如果强大,包容妈妈这些有时候其实挺伤人,至少是不中听的小唠叨是不难的。 但陈爱萍的女儿却未必强大,至少,她现在恐怕并不处于强大的时期。 其实,子女在外,谁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如果生活中没什么喜,甚至只有忧,那确实会不知道该跟母亲说什么。 生活本身已经够累了,还要去向妈妈强颜欢笑…… 至少,得让她能把日子过得略微顺当起来,才能做得到。 可惜,陈爱萍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她只是一味想女儿不贴心,女儿不孝顺,女儿大了,翅膀硬了,女儿以前没听她的,所以导致现在不如意,而要改变目前困境的唯一途径,是照着她的建议去做…… 她没有去仔细了解女儿现在面临的困难到底是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在李如洗看来很正常的交流,对许多中国上一辈的爸爸妈妈来说,却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之前二十年的育儿过程中,陈爱萍,和很多那时期的爸爸妈妈一样,已经习惯性认为女儿的很多看法是幼稚的,不可取的,而自己的建议才是真知灼见。 其实,陈爱萍以前也有过问女儿的困难和打算的时候:但是问困难的时候,她女儿报喜不报忧,说没什么困难,钱也够用,她就算了;问打算的时候,女儿刚说了一点,就被她认为不靠谱,给直接否定了。 这之后,她就陷入到现在的情况里了。 越是寂寞、想女儿,她就越多打电话。 如果她女儿混得很不如意,很窘迫,本身生活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又不愿意让妈妈知道她的状态,那么,接到陈爱萍这样总是带有指责意味的电话,对她的心理负担是很重的。 所以,才会选择逃避。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