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空军的侦察情报之后,福煦瞬间就蛋疼了,如果白俄罗斯方面军正在返回华沙,那就意味着他攻占华沙的企图更加难以实现了,而且按照这种节奏走下去,很可能是两头都鸡飞蛋打,既无法营救塞伯特脱围,也无法拿下华沙,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是连他的主力都会被敌人包围。 福煦面临艰难的选择,这时候他已经无法兼顾两个方向,要么是华沙要么是塞伯特,他只能二选一。 经过一番艰难的天人交战,老头选择了塞伯特,很快他就修改了自己之前的命令,下令停止对华沙的全面进攻,将绝大部分进攻部队从巷战中撤下来,准备立刻去救援惨遭包围的塞伯特。 那么福煦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呢?原因是如福煦这种经历过一战的老古董下意识的会选择最稳妥也是最保守的作战方案。 对福煦来说,华沙就在那里,又不会跑掉,而塞伯特如果覆灭了,将是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灾难。你想想参加联军的四个美国师相继覆灭在华沙战场,美国人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他这个联军总司令就是拿美国军队当炮灰使用? 否则,为什么战场上死伤殆尽的都是美国军队,而法国和英国军队保存得那么完整呢? 福煦可不指望美国政客理解他的苦衷,反正如果人家真要这么想,那他是百口莫辩。这还只是政治上的考虑,在军事上福煦也不得不先去救援塞伯特,因为塞伯特如果完蛋了,他的部队等于是将之前击败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战果全部吐出去了,在总兵力上他将大大的落后于红军,那意味着接下来的仗就很难打了。 而且如果不救塞伯特,福煦的后勤线路等于是被切断了,十几个师的部队每天消耗的物资可是一个大数字,没有了充足的供应,联军根本就没办法打仗。 所以于情于理福煦都必须先拯救塞伯特,并“顺带”着打通交通线路。老头的动作也是相当的快,雷厉风行的催促着部队赶紧跟白俄罗斯方面军脱离接触,准备一鼓作气打穿乌博列维奇的防线。 在这个回合的交锋上,福煦的处置是基本正确的,没有再犯之前想当然的错误,而且他快速地调整兵力部署给乌博列维奇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前面可是说了,乌博列维奇是准备打歼灭战,准备消灭塞伯特的,按照他的估计福煦应该不会反应得这么快,应该会留给他更多的时间。不过老头又一次超出了乌博列维奇的反应,差一点就打乱了乌博列维奇的部署。 为什么是差一点呢?因为乌博列维奇虽然做了最好的打算,但也不是没有防着最坏的可能。换他处于福煦的位置,是有可能放弃华沙,掉头先敲打波罗的海方面军的。所以在兵力配属上,乌博列维奇用了四个师打围,剩下的五个师再加上收拢的部分白俄罗斯方面军残兵一股脑地都投入到了防御作战中,在福煦的主力和塞伯特的被围部队之间构筑了一道森严的防线。 所以当福煦压差切齿的带着部分主力(超过六个师的兵力)脱离华沙前来营救塞伯特时,一头撞上了铁板!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由福煦亲自督战,第一波次进攻就投入了三个师的兵力,可以说英法联军是以整营、整团的规模投入战场,其冲击力度之大令人咋舌! 老达扬后来就回忆道:“敌人的战斗决心十分坚定,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向我的阵地发动一波又一波潮水般的进攻,我们从天蒙蒙亮一直打到太阳落山,总计打退了敌人十波进攻……” “敌人不光是投入的兵力惊人,炮火支援也相当的猛烈,我的第一线阵地被敌人的重炮整个犁了一遍,之前抢修的如蛛网一般密集的战壕都被轰平了,战士们是一边掀掉身上的泥土一边同敌人交火……” “战斗进行到下午四点钟光景,眼见无法利用步兵和重炮的组合突破我们的防线,敌人将坦克部队也投入了战场,大约有超过四十辆ft-17坦克掩护着步兵朝我的阵地冲了过来。队形相当的密集,他们似乎认定了我们拿坦克没有什么办法……” 福煦确实认为红军缺乏反装甲能力,认为在坦克的冲击下红军会很快崩溃,实际上他之前要求在第一波进攻中就投入坦克部队,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的坦克实在不给力,集结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功夫,等他们真正开赴战场的时候,当天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了。 协约国的坦克不光是投入得太晚,而用达扬的话来说:“我的小伙子并不畏惧敌人的坦克,之前我们接受过相关的训练,而且我们也拥有能够击毁坦克的武器!法国佬指望用坦克开路,真心是打错了算盘!” 事实也是如此,ft-17刚刚冲到红军阵地前沿,就遭到了密集的火力打击,先是榴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