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接班,可现在是正常情况,总不能安排一个人,半路突然挂了,张辅再接班吧…… 是相信张辅的军事才能,给他登上名将舞台的机会,还是选择韩观,走另一条历史路线? 朱允炆看向姚广孝。 姚广孝面对众人的质疑,自信地说:“臣举张辅,理由在四,诸位不妨听过之后再作评判。” “讲。” 朱允炆平静地说。 姚广孝上前一步,对韩观道:“以韩都司之眼光,才能与张辅论之,上下谁分?” 韩观脸色一变,姚广孝这个问题有些要命,如果说自己不如张辅,弱了自己的威严,若说强于张辅,又显得咄咄逼人,不识大体。 姚广孝见韩观不言,看向朱棣:“以燕王之眼光,认为张辅之才能,可否为主帅?” 朱棣仔细看着姚广孝,从那双深邃的目光中似乎读懂了什么,然后看向张辅,客观地来说,自己倚重张辅的父亲张玉,对张辅自是熟悉,只不过没想到此人能在广西打下赫赫威名。 姚广孝肃然道:“张辅为水师参将张玉之子,为皇上委派进入广西,掌管广西南宁卫,只用了短短一个月,就将南宁卫从一滩烂泥锤炼为精锐,此其一,驾驭之才,自有将威!” “永平寨、虎山岭,分兵奇袭,诈敌攻山,身先士卒,以少胜多,一举成名,此其二,足智多谋,兵法娴熟!” “身为偏将,不为私利,不为战功,立足大局,带南宁卫历经生死,翻山越岭,一举夺下镇南关,彻底封死胡杜大军南撤之门,此其三,谋有大局,不计得失!” “困守镇南关,腹背受敌,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抗住了敌人疯狂进攻,军民齐心,终成大功!此其四,意志顽强,死地求生!由此四点,臣认为张辅堪当大任!” 徐辉祖与铁铉沉思着。 姚广孝说得都是事实,虽然张辅在广西做的事不算多,但其表现出来的统御能力、作战能力,是无可否认的。他缺少的,只是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一直沉默的杨士奇走了出来,道:“军国大事,臣原不该发言。但皇上有召在此,臣就斗胆一言。” “讲。” 朱允炆严肃地说。 杨士奇声音沉稳:“韩都司自有其长,张指挥同知也有其优。若两者选一作为主帅,臣认为,张辅为上。回顾广西时张辅对战胡杜,其以初战之身,半卫之兵,抵抗万人,可见其能力足以大用。” 铁铉、朱棣等人听出来了,杨士奇的观点是张辅是经验不足,不是能力不足,只要有能力,就不妨他多给他一点机会。 朱允炆看着欲言又止的杨荣,问:“你素有高论,今天怎不言语?” 杨荣不失礼貌地笑了笑,道:“藩王与诸位大臣都在这里,臣实在不敢多说。” “呵,若是不敢多说,又为何敢来?讲吧。” 朱允炆有些期待。 杨荣认真地看着朱允炆,道:“臣与杨祭酒、姚侍郎一样,认为张辅可作统帅。至于带兵经验不足,不足以驾驭三十万大军,不过是没看到张辅的能力罢了。臣在兵部职方司任职,知晓广西练兵三万,张辅为主将,凭祥卫一卫万人编制,张辅为主将,在其回京后,更是参与大军演,统兵十万,于山林中攻坚演训,调配自如,用兵如神……” 铁铉与徐辉祖连连点头,就连朱棣也无法反对。 张辅进入京师之后,与韩观、沐晟一起,随即被任命为军队主将,负责山地整训,三人表现中,以张辅为最优。 朱允炆有了决断,目光扫过众人,对站在最后的杨溥道:“你不打算建言献策了吗?” 杨溥尴尬一笑,这是朱允炆在提醒杨溥让胡濙出关的事:“皇上,臣认为事已分明,无需建言献策,不过臣倒想献人以为大军所用。” “谁?” “臣自己,请求从军南征……” 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