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读书走科举这一条路,与后世上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大学的尽头是社会,而科举的尽头,那就是从头再来…… 像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先生,“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唐寅先生,这两位自从断绝了科举这一条道之后,那就彻底没道可走了,剩下余生,看似在青楼里面逍遥快活,实则是满心痛苦。 快活的是身体,痛苦的是灵魂,是理想与抱负的破灭。 对于这些人而言,没了科举,灵魂就不安稳了,所以,狂放不羁也好,浪荡四方也好,只不过是痛苦压抑下挣扎的灵魂。 他们一个个似乎都是死脑筋,没了科举,就似是没了人生意义。 这种执着,造就了很多人才,但更多的人,则沦为了炮灰,历史的风一吹,连个渣渣都没留下。 这是不太正常的。 “你说,若是给乡试设置一个年龄门槛,会怎么样?” 朱允炆低声问道。 宁妃吃惊地看着朱允炆,连连摆手,道:“不可,万万不可。穷经皓首,大器晚成者众多,若设门槛,岂不是寒了天下学子的心?再说了,年龄越大,越是老城庄重,看问题更是老道,不应拒之门外。” 朱允炆有些无奈,看宁妃这架势,就知道设置个门槛有些不太现实。 如果真有门槛,估计苏轼他爹也考不了进士,他们一家人也别想挂一门三进士的称号了,因为苏洵认真读书的时候是二十七岁,读了二十年,考中时都已经四十八了…… 用三字经的话就是: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 朱允炆只是简单的希望这些人,学习下未来的大才子,江南第一军师徐渭,人家考了几次一看考不中,咱不考了,换个行业,给人当师爷去…… 这不一样发光发热,名震天下吗? 干嘛都非要一把胡子了,孙子都要跑路了,还要接着考?这也就是赵大户有点钱,如果都像海瑞家那样,估计考中了连一顿饭也请不起,别说唱戏了。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士人的地位高,而在于其他身份的人地位太低。 第四百四十五章 东吴虎丘,古今再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形成的认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杂学进入国子监为什么那么困难? 说到底就是这些“三教”之一的儒教们认为,杂学背后的人就是九流的人,而且不是上流的,是中流,还有下流的。 比如在中流里面,还有“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在下流里面,还有“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这些人身份不好,没地位,不配进国子监。 但配不配,毕竟只是个面子问题,不是个技术问题。 朱允炆亲自兜底,解决了面子问题,以一场辩论将杂学引入到国子监,为此还动用了权力手段,撤掉了几个官,就这样,时不时还有顽固的御史叫嚷着要将杂学赶出国子监。 朱允炆想要借助读书人学习杂学的方式,即打造官员的新思维、新能力,也能改变他们的观念。 毕竟,这些人也学习了杂学,如果继续再骂杂人,岂不是连自己一起骂了? 大家都要脸的话,就不要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都是一个生态圈混饭吃的,至于太过贬低其他人吗? 只不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