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兖州,便是白莲教重地。 这些人从不闹事,还很懂事,时不时送点东西或美女过来,尤其是名为广袖的女子,实乃是人间尤物…… 第三百五十五章 移民之困 常千里、常百业、曹有山等人牵着马走出扬州城,与来时不同的是,扬州城门外多了一根木杆,木杆上悬挂着一颗人头。 “杀人就杀人,不至于如此吧。” 曹有山皱了皱眉,感叹了一句。 常千里轻轻咳了咳,道:“曹兄慎言。” 死了的人是扬州城指挥史王礼,原因就在于城门大开、毫无防备,致使晋商“骑兵”入城。 王礼被问罪,脑袋不仅被摘了下来,还用于警示大明所有地方军士,城防无小事,绝不可掉以轻心。 兵部甚至因此颁布了专门的城防律令,其中有一条: 若非朝廷官员、军兵、驿使,任何人不得在城外三里内骑马。 一旦触犯,地方有权逮捕问罪。 晋商只是商人,只能牵着马走出三里,才能上马远行。 其实这也不算啥,毕竟商人送别的多,什么三里短停,十里长亭的,走多了也就习惯了。 “叔叔,回去之后,我还想出关。” 常百业憧憬地说道。 常千里看了一眼常百业,淡笑一声,微微摇头道:“出关就罢了,虽然眼下没有鞑靼、瓦剌的消息,但估计用不了一两年,那里就会彻底乱起来,我可不想让你冒如此之大的风险。” “正因此如此,我们才需要多次出关,打探消息以赢得朝廷重视。” 常百业坚持自己的观点。 在京师这段时间中,常百业已然看清楚,商人想要地位,就必须赢得朝廷的认可。 虽然晋商带来了五百战马,震动京城,堪称万人瞩目,可沈一元、黄发财等人带来的却是粮食,是三季稻,其货物更关乎民生,得民心! 战马毕竟入的是军营,服务于战事,与百姓无关,惊叹过之后也就忘记了,不会轻易提及,可粮食会被百姓反复提及,相应的,沈一元、黄发财与南洋都会扬名于外。 晋商出关与蒙古人打交道,自然不可能带大量粮食回来,但大明正在发展羊毛纺织业,若是将羊毛纺织业做大,养活不少百姓,晋商也可以赢得口碑。 而这个前提,便是出关交易。 常千里摆了摆手,对常百业说道:“你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出关的事,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吧。” “什么事能比得上出关重要?” 常百业着急起来。 常千里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笑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朝廷要疏浚会通河的消息,你应该也有耳闻吧,这是我们晋商的机遇。” 常百业疑惑不解。 朝廷开会通河貌似与晋商毫无关系,人工是朝廷征调,钱粮是户部直接管控,想要插足分一杯羹可不容易。 再说了,会通河这件事是通天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建文帝必会大发雷霆,到时候,参与其中的人估计没什么好下场。 挖河不是机遇,是坑。 一旁的曹有山见状,伸手拍了拍常百业的肩膀,道:“你叔叔的想法是对的,你出关所虑不过有二,一效力朝廷,二取来羊毛。但这两项,皆非长久之事,难成家业。” “为何?” 常百业有些不认可。 曹有山看了看周围,低声道:“效力朝廷,刺探情报未必有功,一旦出了差池,定是有错。此事不可久为。至于那羊毛,看似大有可为,实则利益有限,路途遥遥,耗费过大,均摊下来又能取多少利?眼下价高,过不了三五年价必下跌……” 常百业深吸了一口气,转过弯来,不由出了一身冷汗。 自己在思维里,将朝廷作为了“靠山”,认为“靠山”不倒,晋商就不会衰落。可现在想来,朝廷未必是靠得住的,他们只是利用商人取得情报,仅此而已。 若是没有了这份价值,那晋商的存在与否并不重要。至于羊毛,呵,等收拾了瓦剌与鞑靼,开个互市,让他们每年纳贡,不是更简单? 到那时,晋商就再无用武之地。 只顾眼前,没有考虑未来,很可能连自己走入死胡同都不自知。 “那叔叔,我需要做什么?” 常百业不再坚持,转而看向常千里。 常千里指了指西北方向,说道:“在我们踏入山西境内之前,你需要想明白,若是想不明白,最好是一直待在山西吧。” “若是我想明白呢?” “三年后,常家你说了算。” 常千里认真地说道。 常百业心头火热,过了三里界碑,飞身上马,高声道:“那叔叔就拭目以待吧。”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