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朝廷还酌情优选这部分人员为官,如此强的政策,稍有觉悟的百姓便会努力争取,不,就是那些士绅之家,也必然会争取这些名额,以求“开枝散叶”,壮大“家族”。 “若这些政策还不足以打消百姓顾虑,那就再加一条,五年之内,朝廷不在五十万移民中征调军士。” 朱允炆掷地有声地说道。 解缙走出,赞道:“皇上,若行如此移民之策,可改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此策大善,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郁新、黄子澄等表示赞同。 以前移民没什么好处可言,现在移民有好处了,难度自然降低许多,甚至会有人主动选择移出山西。 朱允炆见说服了内阁与户部,便将目光看向双喜,道:“让他们入殿吧,山西移民少不了他们出力。” 第三百三十三章 商人在移民中的作用 当晋商常千里、侯西域、曹有山等进入武英殿时,黄子澄、解缙等人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移民毕竟是朝廷之策,找五军都督府作后盾可以理解,找商人来做什么? 商人擅长的,只是买卖。 买卖? 解缙灵光一闪,看向朱允炆,不由折服,若真的引商人进来,可以为朝廷省去不少事。 黄子澄、郁新等人却并没有看透,只不解地沉默着。 朱允炆在晋商行过礼之后,道:“今日召晋商入宫,是有两件事与你们商议。这第一件事,便是朝廷准备今年于山西移民五十万,至北直隶、山东与河南等地,你们如何看……” 八大晋商不由地震惊起来。 对于山西移民,常千里、侯西域这些人并不陌生。 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为应对蒙元“四大王”袭扰大同、武州等地,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大规模迁移山西北部居民。 洪武六年九月,朱元璋又以“屡为胡虏寇掠”为由,迁移山西北部居民八千余户近四万人入中立府(即凤阳府),而这也是明代初期,第一次大规模移民。 洪武二十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出于军士需要,移十几万山西居民至晋北、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北西北部。 然而这两次移民,是出于军事的需要,移民范围又多集中在山西省内。 洪武朝真正的大规模移民,是出于经济建设需要开展的,时间是洪武二十一年,之后移民一直持续,直至洪武二十八年,自山西彰德、卫辉、广平、大名等府移民四十余万。 这四十几万人,多分散在了北直隶与河南等地。 如此大范围、长时间的迁移,才迁移出不到五十万人,朱允炆竟然打算在今年一年之内,实现五十万移民? 这足以让常千里等人瑟瑟发抖。 “皇上,恕草民直言,移民五十万恐怕需要更长久时间,一年期是万万不行的。” 常千里深知移民之苦。 洪武朝移民并不太平,虽然朱元璋给了不少政策,移民之前按户发银钞,路上还有官兵护送,到地方给农具,给免税三年。 但那只是书上的记载,真正的移民,是伴随着血与泪的。 要知道移民中穷困百姓居多,他们没有马车,没有毛驴,只能靠两条腿走路,短则五百余里,长则一千多里路啊。 徒步跋涉二三十天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