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臣听闻澎湖大捷的消息之后,皆是笑容满面,一起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朱允炆肃然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大明江山稳固,万民休养生息,皆赖将士奋不顾身,御敌于国门之外!将士报恩于国,血战于外,尸骨无存,乃是憾事,若不得妥善安置,朕寝食难安!” “现命工部,于建初寺原址,兴建报恩寺,存放为国征战,为国牺牲之英雄骨!生报恩于国,死报恩于天地!以报恩之名,铸英雄之碑,留名后世!诸位以为如何?” “报恩寺?” 一众官员暗暗吃惊,皇上这是打算大兴土木啊。 工部尚书郑赐出班,凝重地说道:“皇上,为百战将士建造报恩寺,立碑传名,臣毫无异议。然则今年各地税银尚未递送京师,内库空虚,实在是不宜大动土木。” 郑赐低着头,态度很明显。 皇上你要干嘛都行,但你得给钱,没钱没办法办事啊…… 朱允炆看向户部尚书黄子澄,黄子澄出班道:“皇上,当下内库,只能拨付三十万两,再多,恐会动摇根本。” 黄子澄也有些无奈,朱允炆一系列政策深得民心没错,但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新商之策,到现在毕竟还没看到收益。 钱还没到账,总不能玩透支吧? 你透支了,会腰疼,要是国家透支了,那户部所有人就不止是腰疼的问题了…… 朱允炆看着黄子澄,缓缓说道:“三十万两?呵呵,朕要建造的可是大报恩寺,三十万两,是不是有点……” 黄子澄擦了擦汗,准备咬牙挤一挤,艰难地吞咽下口水,还没喊出“五十万两”,便听到了一句令人匪夷所思,令朝堂陷入死寂的话: “太多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就坡下来吧,皇上 太多了? 所有大臣都愣住了,眨了眨眼,一脸木然。 都察院景清掏了掏耳朵,不知道是自己昨晚上节目太多,出现了幻听?还是皇上业余活动太丰富,脑子出了问题。 建造大报恩寺,三十万两银子还多? 您开什么玩笑呢。 光是征集的工匠农夫,便需要耗费多少钱粮? 还有各种材料支出,又需要多少? 建造好了之后,总不能光秃秃一个院子吧? 不说弄点西洋宝树放里面,你至少也得弄点狗尾巴草吧? 既然是寺,那就是佛教的玩意,要不要弄几颗舍利? 听闻天界寺的大师已经八十了,用不用安排几个人天天候着,等大师圆寂之后,也好架好柴,完事找找有没有舍利子,找到了那他就是得到高僧,找不到那就是道行不够。 就算找到了,你也得给天界寺香油钱吧,要不然谁愿意给你舍利这种至宝? 什么,你说拿这枚舍利子去普度众生?这就是你不打算给钱的理由? 呵。 佛说:没诚意,自度之。 除了这些杂七杂八,是不是还得弄几个香炉、打几个功德箱,塑几个金身?哪怕你不供奉佛祖,把朱元璋搬进去,也不能用泥巴啊。 到处都是花钱的,没几年工期,几百万银子,你能干得起来? 三十万两还多,你有本事干脆用十万两把报恩寺修起来。 景清看着朱允炆,目光中满是不屑。 朱允炆隔着景清太远了,看不到他那小眼神,否则直接丢他去大海抓陈祖义去了。 “呃,皇上可是说,三十万两不够,臣刚刚盘算了下,若是节省一些,还是可以拿出五十万两。足够先期工程,待至两税入京,后续钱粮,应无问题。” 黄子澄认为皇上说错了,主动打圆场。 朱允炆摆了摆手,道:“三十万两太多了,给朕十万两,朕想办法,将这大报恩寺建起来。” “皇上!” 解缙连忙站了出来,高声喊道:“臣等知皇上体恤军士,不愿过于耗费国孥,然报恩寺耗费,恐有些偏高,不若依黄尚书所言,先行拨付五十万两,后续钱粮待秋后再拨付。” 不站出来说话不行啊。 万一现在不说清楚,哪天报恩寺弄成了寒酸寺,皇上发怒,说当时自己没有站出来说清楚,就是不懂报恩,发配到报恩寺当扫地僧,那就太惨了。 解缙郁闷,皇上啊,你不懂工程造价,就不要胡乱报价啊。 还有,人家黄子澄已经给你弄好了一个坡,你就不能就坡下什么? 就算你不想从这个坡下去,也不至于跳崖吧。 十万两? 开什么玩笑,这些钱,也就只能请几个粉刷匠,去建初寺刷墙墙,怎么可能建报恩寺? 必须阻止皇上如此疯狂的想法,否则到了最后,丢人的是皇上,丢帽子的可是自己啊。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