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去一一打听。因此周母也就格外的忙碌。 不过,这种时候,周母也没有完全忽视两个女儿的态度,因着自家情况复杂,她对于两个女儿的考量也是有和两个女儿协商过的。 大原则上,肯定是就上门提亲的人家择优选择,但可以预料到的是,可挑选的人家里,人品家世,都要比正常的低上那么一级半级。 因为真正论起来,周念夏和周瑶菁都称不上合格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出身家世比不上,一个是教养水平达不到。 就比如大家族里面的长子嫡孙,是绝对不会考虑聘娶周念夏和周瑶菁的,无他大家族的嫡长媳基本都要承担一个家族宗族祭祀的一切事宜,这个周念夏和周瑶菁,都还达不到水平。通常,这类宗妇都是大家族里自小精心教育起来的女儿,其在家里受重视程度,不亚于大家长对于家中男子的教养。要知道有时候一个女儿,对家族起到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一个男儿句号。 所以,这也意味着,周家两个女儿的亲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被别人挑选的。本质上,从一开始两个人身份的错误交换,就摆明了这是一件不论过程如何、结果都是双方受损的事情。 好在来上门提亲的人,虽则都稍次了一等,但也都是不错的人家,基本的门户也算相当,周母这才有可挑选的余地,不至于被人说一句,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了。 要一连给两个女儿挑选未来对象,周母的工作量很是巨大,几乎一段时间内都扑到了上面。 好在同时两人的结婚对象也不在一个水平线的选择对象上,亲生女儿和收养的女儿,在外人想来受重视程度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如此,既是为了家族联姻,肯定是选择亲生女儿更有保险,故而,周念夏实则比周瑶菁更有市场行情一点。 周母就看的很清楚,给周念夏提亲的基本都是同等人家的嫡次子,属于不大受宠但也不会太劳累的一个地位,给周瑶菁提亲的则是稍次一等人家的嫡长子、嫡次子,两人选择的人家范围并不重合。前面周母拒绝的那些人家,大多也就是些家世不匹配的人家。 显见的,这种选择也更符合现实,周念夏更多的是在其家世出身上,而周瑶菁则重在其德行教养上,也不好简单评价说孰优孰劣了。 当然,这也免去了周母被自己私心影响而有所偏移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了两姐妹之间出现更多的矛盾。 周念夏和周瑶菁都对此心中有数,也都默认了这种状况。 ————— 而待周母将那些人家简单的筛选过一遍,仅留下一些合适的人家,这时候剩下可挑选的也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更为细致和深入的了解。 简单的到个人的品行、才学、前途,复杂到家庭内部的人员情况、受宠程度、资源分配等等,都是需要暗地里去进行考察的。 在这个时候周母甚至都没有遵循一贯的,女儿家不参与婚事的过程的默认规则,反而周瑶菁和周念夏也参与进来,本意也是为了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后续嫁人后的一系列问题。 虽说这几年间,周瑶菁和周念夏的关系始终不是特别亲近,但是因为有周父和周母在中间调和、对待两人也没有特别特别的偏颇,故而两人的关系一直维持在一个很是巧妙的平衡上。不得不说这中间,周母出自真心的为两个女儿考虑,也占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这种平衡,也有可能会在嫁人后被打破,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作者有话要说: 竹里:这一章略有点啰嗦,主要是想体现两个身份所造成的差异。 第60章 古代世界真千金9 说快也快, 说慢也慢, 周念夏和周瑶菁的婚嫁对象很快也被圈定在了一个三、四人的范围内。 很幸运的是,在有限的范围内, 周母也给了她们挑选未来对象的一个权利。其实这个朝代虽然禁止男女私下相会,但与此同时, 男女之间光明正大的相看, 诸如众多的宴会其本质就是相亲宴、又比如很多的参见长辈的场合, 很多时候其实都是小辈见面的一个机会。 所以说,所谓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也并不是绝对的。大部分疼爱女儿的人家,都是愿意在确定婚嫁人选前, 让女儿本人亲自过一过这门婚事的。 故而, 作为一个疼爱女儿的母亲, 周母也寻找着机会, 让周念夏和周瑶菁与所谓的相亲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