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次,叶龄仙却摇了摇头。 她平静道:“青荷,你需要什么东西?明天我去镇上,可以帮你采买。” 李青荷愣住,叶龄仙没有过多解释。 她很清楚,这次去公社,自己要做的事情很多。 她从小学习唱传统戏,以古装戏为主,闺门旦、刀马旦都练过,水袖扬得比个头高,马步也扎得比谁都稳。 师长们见她刻苦,都爱怜地叫她“小戏子”,夸她嗓音条件好,有悟性,有天赋。 大运动中期,受政策影响,古装戏被禁演。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的故事不能唱了,叶龄仙没来得及学现代样板戏,艺校就停课了,她只能收拾行李,加入上山下乡的大潮。 到老树湾以后,头一年,她还谨记先生的教诲,每天清晨,跑到山上吊嗓子,偷偷练唱腔。 可后来,农场的劳动量越来越大,干一天活下来,她累得回到宿舍倒头就睡,第二天起床都困难。 再加上去得多了,难免被不怀好意的人跟踪,猜忌。连李青荷都劝她,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于是渐渐,叶龄仙去得少了。练功这事,一产生懈怠,慢慢就丢下了。 明天公社活动,听说有龙虎班唱戏,无论如何,她必须去观摩学习。 见叶龄仙神色坚持,李青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闷闷道:“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第二天,女知青们早早起床,去大队领了批准函。 在旁人的羡慕中,她们坐着农用三轮车,唱着红/歌,欢欢喜喜,向北山出发了。 山路虽然狭窄、蜿蜒,但是很平整。据说这条路,还是建国前,红军剿匪时,为老百姓修造的。 一个小时后,她们翻过北山,终于到了镇公社。 路口有民兵把守,检查往来的批准函。女知青们也要下车排队。 她们和司机师傅分开,并约定好,傍晚仍在这里汇合,接她们回老树湾。 无意中,叶龄仙抬头,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队伍最前面,程殊墨骑在二八大杠上,熟络地和民兵聊着什么。 他的自行车后座,驮着两个鼓囊囊的大麻袋。应该是昨天,他从老乡那收购的农副产品,今天送去供销社,再换成钱和票。 程殊墨骑着两个轮子,比三个轮子的还早到,可见天没亮,他就出发了。 叶龄仙感到欣慰,这人嘴上嫌麻烦,办起事来,还挺靠谱嘛。 出于礼貌,她想打个招呼,刚上前一步,程殊墨就骑着二八大杠,往供销社的方向去了。 “腿长了不起啊。”叶龄仙叹息。 “龄仙,你在看什么?快走,红脸王的戏要开场了!”身后有人催促。 看戏要紧,叶龄仙急忙追上同伴。 龙虎班的戏台,就搭在镇公社的人民剧场里。 一路上,男女老少,推车的,扛板凳的,挑扁担的……个个脚下生风,往人民剧场狂奔。生怕去晚了,抢不到好位置。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乡镇公社,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戏迷。 叶龄仙拦住一位大姐,一边跟着她跑,一边向她请教,当地的戏曲渊源。 原来,公社的前身是红丰镇,红丰镇最出名的,莫过于雄狮戏院。 清朝末年,红丰镇出了两位戏曲名家,一个唱武生,一个唱花旦。 两位大师前半生,跟着江湖班四处献艺,唱/红了大江南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