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院,贾赦房。 贾母坐在炕边,贾政、王夫人坐在炕下楠木交椅上,贾琮、贾宝玉、贾环等一众人站在堂下。 李纨、王熙凤及前来探望的贾家姊妹们,则围坐在一扇紫檀大插屏后。 众人齐齐等候着名医张友士给刚刚“苏醒”过来的贾赦诊脉。 之前,贾琮与平儿在东路院书房内,正安静却又让人心跳的宁静氛围内,一起用罢饭,就听丫鬟急急来报,说大老爷醒来了。 二人闻讯不敢耽搁,一边赶紧往荣府送信,一边速速去了正房。 因为先前张友士交代过,待贾赦醒来后再去请他,所以贾琮又派马车去神武将军府接人。 大半个时辰后,诸人便齐汇于此。 然而面对苏醒过口眼歪斜,神智全无的贾赦,都束手无策。 直到管家接了张友士前来,用了一盏茶的功夫,连续诊了几回脉后,终于拿准主意,方收了手。 见其罢手,贾母忙问道:“张供奉,我儿身子到底如何了?” 张友士看了眼炕上口眼歪斜,嘴角流涎的贾赦,想了想,干脆也没避讳,摇头道:“风、痨、鼓、膈,四大顽疾,风居其首。 贵府大老爷本有肝热之症,在极怒下,又患了风疾。如今言语不清,神思浅薄,怕是……” 见众人面色沉重之极,张友士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也有个不幸中的万幸之事。” 贾母忙问道:“不知是何幸事?” 张友士道:“上回从贵家出来,在下又查阅不少典籍古本,发现了许多与贵府老爷同样症状的病人。而这种病人,大多是因为生生疼痛,无法煎熬极痛之苦而殁。” 众人闻言,无不面色苍白,想起之前贾赦的惨状,纷纷暗自点头。 之前贾赦犯病时的惨状,恍若厉鬼,实在骇人。 张友士再道:“可如今,贵府大老爷虽得了极险要的风疾,偏瘫在床,神智不清,可也好似对疼痛失去了知觉。” 贾母闻言,面色一震,喜道:“果真?” 张友士点点头道:“应该是如此,方才我以金针刺穴相试,连刺数穴,发现贵府大老爷毫无反应,即可断定。如此一来,倒也免去承受太多极痛之苦。” 贾母赶紧追问道:“若如此,这病可还能好不能好?” 张友士苦笑一声,摇头道:“若只患其一,在下或尚可勉力一试。如今二者相加……恕在下学问浅薄。” 说着,他摇了摇头。 内中含义,不言而喻。 贾母闻言,登时红了眼圈,落下泪来。 贾政也叹息一声,面色沉重,缓缓问道:“先生,不知家兄,还有多少光景?” 张友士想了想,道:“大人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步已非一朝一夕的症候,纵然还能维持一段,但具体多久,也要看医缘。 不过依在下看来,今年一冬,应该是不相干的。” 话至此,便没人再问什么了。 贾母等人落泪自不提,伤心不伤心总要做个姿态,连贾琮都如此,王熙凤更是呜咽出声,泪流满面…… 贾政叹息一声,道:“请先生喝茶罢……” 这是要封红礼谢客了。 贾琮却忙道一声:“还要劳烦先生再走一遭,给大太太瞧瞧。” 闻言,众人悲戚之声微微一滞。 贾母深深看了眼贾琮,道了声:“也好。” …… 东路院,东厢。 小客厅内。 替邢夫人诊治罢的张友士坐在客位,摇摇头道:“贵府大太太之症,与大老爷正好相反。虽暂无性命之忧,可着实折磨人。 不是痨症,却胜似痨症。” 贾母闻言,听到一个“痨”字忌讳的很,皱眉道:“供奉这是何意?怎会与痨相干?” 张友士忙道:“倒不是痨,此症只是相似,却绝非痨症。之所以这般说,是因为症状相似,且更胜一筹。贵府大太太肺腑受创,吐息艰难,连累心源,着实艰难。 且日后万不可见风,纵是屋内通风,也需在窗上多笼两层细纱。再者也见不得光,更见不得生客。 倒不是会传染,而是大太太受不住生猛之气,这一点务必切记! 纵是至亲,若非必要,也最好少相见。身边服侍的仆妇,最好也不要更换太多,三五人轮换最佳。” 这一番医嘱,旁人或许不大明白,贾琮又如何不懂? 不禁暗自赞叹,这位张友士果然高明。 虽不习西医,可是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邢夫人肺部被刺,又被王善宝家的那么一压,胸腔负压消失后,肺心两脏功能受阻,自然像痨病。 而且,因为没有消炎药,贾赦那剑是不知多少年没拔出过的老剑,邢夫人没得破伤风都是天大的运气,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