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与学生相关的问话纪录出于保护未成年的目的皆是匿名留存,只能看出当时有几名学生指出死者遭高年级霸凌,但在深入追查后,因无证据且多数师生否定而排除案件关连。 法律上对未成年的保护一直是个议题,有人认为犯错就该受惩罚,不应年纪而有异同,有人认为青少年仍处于心智形塑阶段,应以教化导正为主。 然而在学校、司院看过无数未成年犯罪的案例后,季桓生有时候觉得这些年轻的孩子比成人更加残忍,不成熟的心智似乎成了他们行为无底线的藉口;或许会有声音反驳说有些孩子是受到家庭环境、亲戚朋友影响,虽然部分遭遇值得同情,但他还是会继续质疑这样是否就可以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何况这些少年在十年后的今天再度捲入数起事件。 如果所有作为都其来有自,所有伤害都能被原谅,那么究竟谁才是有罪之人,谁又是受害者?又或者无法置身事外的世间万物,从来都不曾无辜? 若不是如今发生的这些案子让他有机会釐清人物,他大概很难从文字叙述中知道谁是谁,甚至看不出高年级的霸凌者可能存在一人以上。 至此,灵光乍现,他的脑袋迅速回放前辈才说过的新案子,依前两案的逻辑,此案死者陈乔霏可能并不是直接与十年前事件有关的人。 「请问死者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你说那个很孝顺的年轻人?我想想,他好像叫……」 季桓生几乎肯定接下来会听到什么名字,却还是握紧了拳头,等待前辈揭晓答案。 「啊!叫陈慎,他的名字很没辨识度,又只会叫他陈先生,我就常常会忘记。」 「陈慎?难道就是林月萍说的张慎?」常易霖也察觉了端倪。 季桓生肯定道:「我认为是,以陈乔霏的年龄推算,儿子十年前差不多是高中、大学生。」 「傅一鸣同学,你有工作了,这个陈慎得查一下。」 「怎么回事?我都把知道的事情说了,你们总该解释清楚点吧?」 「我和小季怀疑正在查的两件案子和十年前的旧案有关联,你这件可能也是。」常易霖把始末叙述了遍,说到旧案时并没有提起季桓逸的名字,只是把侦查档案默默推了过去让同期自行体会,对方见了死者姓名也意会过来,一句也没多问,只问:「要不乾脆把那几届的学生都查一查?」 「你是吃饱了撑吗?三个年级加起来有一千多人,是要查到天荒地老?」常易霖吐槽否决,提另一个建议,「还不如跟学校调一下学生照片让调酒师试着指认。」 傅一鸣不甘示弱:「啊不是说调酒师不记得对方长相,你是要他指认空气喔。」 那厢两人又斗了起来,对侦办方向争论不休,季桓生看着档案上贴着的季桓逸穿着制服拍摄的证件照发愣,样貌稚嫩青涩,微笑儒雅清浅,弟弟的时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