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说,一面示意丫鬟端出一篓热包子:“热腾腾的羊肉包子,每人领一个,赶紧拿回?家给孩子吃。” 百姓们?并不肯收,他?们?多是因药局或药铺受益的病患家属,今日前来是因为恩情难报,便想送一送,怎么能反拿人家的东西呢。 “收下吧。”仆妇们?却塞得飞快,“都别?送了,上回?咱们?离开大同,差点延误行程,夫人不在意这?些,好好回?家过日子就是。” 又不容分说,“快回?,晚了包子该冷了,热起来还费柴火。” 但凡受药局恩惠的,多是贫寒之?家,或是付不起药费,或是妻儿生产有难,别?人不在意烧灶的几根柴薪,他?们?却舍不得,闻言便犹豫起来。 加上包子热热的,香喷喷的,他?们?更是迫不及待想拿回?家给病人吃。 于是,草草磕个头,四?下散去了。 路终于通了。 马车辘辘行驶,还是那么颠簸。 不远处,山川笼着沉沉蒙蒙的雾霭,湿润的水汽迎面而?来,凝结出一颗颗细小的水珠。 转眼,淅淅沥沥的雨滴便落了下来。 滴滴答答,打在叶子上,噼噼啪啪,落在屋檐上,哔啵哔啵,和?火塘的炭火交相辉映。 孙家烤起了新出的红薯,书院里,艾世年慢条斯理地喝起了糯米粥,左钰走出茅屋,将屋后的野猫招进门。 赤韶在马厩中?,抚摸着白色的滇马,好友爱娘已经随父回?家,安小娘子正呼呼大睡,独留她一人,默默消化心中?的不安与?忐忑。 城中?的百姓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他?们?早已熟悉这?绵绵阴雨,打伞推车,照常开始了新的生活。 市场中?,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哭闹声此起彼伏,山上的夷人背着竹篓进了城,熟门熟路地拐到药铺,用蹩脚的汉语问话。 伙计一手拿着《汉夷百草》,一手拿起草药,比划着交流,满头热汗。后门停下一辆马车,玛瑙从车上下来,径直入二楼,预备盘账。 街角,稳婆手挎着包袱,打着伞,急匆匆地朝某户人家赶去。 又有孩子要出生了。 这?就是贵州。 -- 二十三年,丹若随夫任贵州,建药局,养医士,军中?活者众,民?受其恩,时人皆赞仁善。又开驿道,建汉学,后数年,边民?常安,夷人皆服,世宗嘉其忠勤,赐封宁远夫人,是为一品。 ——《夏史·列传九十一》 第407章 后人戏 《程丹若传》 溯史出版社(2022修订版) (节选) 众所周知, 贵州有?几种特产:辣椒、白酒、药茶,这三样东西中, 有?两件都和程丹若有?关系。 辣椒就不用?说了, 虽然她并不是第一个推广辣椒的人,把它从海外带回来的另有?其人,但她对?辣椒的推广是毋庸置疑的。 谢玄英在《四一集》中写过, “丹娘喜食辣椒, 贵州少盐,广赠四方”, 因为她爱吃辣椒, 又觉得黔地缺盐难以调味, 特别栽种了许多辣椒, 到?处送人。 当时很长一段时间里, 访亲拜友送辣椒是很流行的事情。比如《川黔见闻》就有?记载,黔地年节,以糯米点心、果仁酥糖、辣椒肉脯、梨杏果脯为四上?点, 也就是四样很体面的拜年礼品。 笔者上?个世纪去贵州, 买过土家自制的牛肉干,确实香辣而有?嚼劲, 还有?一种用?辣椒腌制的小鱼干,酸辣入味,至今难忘。 …… 再说药茶, 和辣椒不同,并不是程丹若研制或推广的,而是与?贵州独特的经济模式有?关。 贵州“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当地不仅粮食紧缺,更要命的是还不产盐,所以在有?限的田地中,多种一些经济作物,就是唯一的选择。 都说黔地出灵药,程丹若是大夫,在贵州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天然宝库,创办了生民药行。但当时,药行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各地都有?自己的王牌药材,贵州起步晚,交通也不够便利,难以出头?。 可天无绝人之路,贵州除了栽药,也种茶。 普安的乌蒙山和铜仁的梵净山都产茶,有?趣的是,他们一个古茶一个佛茶,卖得也不太好,始终挤不进名茶行列。 后来有?个药商琢磨了半天,中药不好卖,茶也不好卖,把两个结合起来呢? 于是就有?了大名鼎鼎的贵州药茶。 《四一集》里提到?的“润肺四宝茶”,就是百合、麦冬、沙参、款冬花加上?梨子干、蜂蜜制作而成,是程丹若秋冬常喝的茶品。还有?“培元茶”补元气,“清髓茶”清肝明目,“静心茶”降血压,门类之多不属于现代。 ……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