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官,以后世的方式来管理农田——有人还幻想着说不定这样也能后世一样改良种子,获得翻倍的增产。那农学院的设置就势在必行,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集中天底下的优秀农人,试验各种耕种之法。 而且,设立农学院总比上来就改官制要好。 更何况在座的读书人们有一半是考上了科举但是因为没有背景而无法出仕的,此时早就心动不已,觉得农学院也是一条路子。 只是没有想到,先开口表示自己要去农学院的竟然是一位家世优秀,原本可以按照门荫谋求一份更好职位的杨姓书生。 他洒脱一笑:“说来惭愧,诸位也知我家境尚可,从小不说锦衣玉食,却也衣食无忧。因此,之前只在书中明白农桑一事的重要,但内心却颇有些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种地而已,有什么难的?但此前看过仙画之后,才明白种地里面亦有学问,看那后世之人,明明可以高官厚禄却依然选择农学一 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是为了天下百姓可以吃饱。此等心胸,我不及也! 杨姓书生原本浑浑噩噩,只待父辈为自己谋一官职,不说封侯拜相,但或许就能平稳的度过余生。但是他看了仙画后却颇受触动,觉得那才是真正的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来人间走这一遭。 他打算追寻着这些后人的足迹,也踏上农学一路,真正的做出一番成绩! 杨姓书生坦诚的剖白心迹,让在座的众人沉默无言,和刚刚浮躁热闹的氛围不同,如 今沉静下来,但底下却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直到崔好问实在没忍住,站起来高声叫好:“好!杨兄此举让人心生佩服!我与杨兄想法相同,愿与杨兄一道前往长安,去司农寺报名! 他这句话一下子就将现场的氛围给点燃了。“我也愿一同前往。” “我也去!” 或是真心想要为农桑做点事情,或是想寻找出仕的机会,在场的竟然有将近一半的人都表示想去长安司农寺报名入读农学院。 有人提醒:“那咱们可得尽早动身,我猜这全天下愿去的估计多着呢。” 不错不错,不若明天就走? 一行人匆匆的定下了去长安的时间。 而此时的长安里,司农寺门口早已热闹非凡。 除了有长安城中前来报名的士子,却还有一列是来自于西市的胡商。 贞观年间的西市虽然不如武周和天宝年间那样的繁华,但同样有着极多的异域商人们在这里开着各种各样的商铺,卖酒、卖香料、卖金银首饰等等。 几位胡商在司农寺门口撞上了,还顺便聊了聊,这才发现原来都是来贡献种子和新植物的。 原来司农寺最近有个新规定,向民间的商队征求异域的一些植物种子,不管是见还是没见过的,皆有赏赐。如果后续证明是可食用的,那更是可得千金。 以往这样的行为大多限于民间自发,比如有人去了西域,见到那边种植一些特殊的作物,就带回来自己种一下看看能不能活下来。李世民和朝臣讨论过之后,觉得还是官方出面会更快更有效。于是他们做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是派遣使者往西走,不仅看看西边诸国现在的发展,同时也负责搜罗这些东西。还有一件事就是发动民间的力量,尤其是让西市这些经常往返东西方的商队们紧密留心,有好东西就赶紧献上来,重重有赏。 然后这些种子和秧苗之类的,会在农学院划出来的试验田里面种下,等确认真的没问题然后再行推广事宜。 这一招是有用的。 眼下,全长安一半的胡商都跑过来了。 一位胡商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道出打算:“我欲组织商队前往天竺一带,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好东西献给大唐的天可汗陛下。 长途商队虽然风险大,但是收获也高,而且说不定还能在大唐混个一官半职来当当。 另外一位胡商也道出自己的见闻,说是在南方扬州和泉州一带活跃的自己的同行们,正打算组建一支船队,去东瀛去交趾和更南的地方看一看。 旁人惊叹:海船的风险可太大了! “但是收获也多。”那人的眼中闪过亮光,是渴望也是贪婪,“若海外之地真如仙画所说,那可是流金淌银之地! 那倒是,众胡商心下道,富贵险中求。海上风险那么大却还一直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成为海商,不就是因为它风险高吗? “而且,据说大唐的朝廷也正在南边筹措此事。”那人指了指皇城的方向,故作神秘的道。这些商人们却并无怀疑。 如果仙画已经都透露成这样了,朝廷还无动静,那就不是英明伟大的天可汗陛下了。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