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跟她的长相有没有关系? 下次见面的时候,她可以试探性地问问这个问题。 修送的新大衣,就搁在她的门边——公寓大门旁边。 他在她的杯子里、储物柜里,甚至是驾驶座上留下黏腻恶心的菌丝,却没有进入她的公寓。 谢黎搞不懂,这人到底是有礼貌,还是没礼貌? 她没有太过纠结这个问题。 洗了个热水澡后,她的精神明显松弛了不少,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啤酒,打开,坐在电脑椅上,搜索有关“菌丝”、“菌根”和“真菌”的资料。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生物科技的研究所,主要项目是“菌根网络-生物计算机”。 这并不是一项创新的技术,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在研究如何让菌根网络执行计算任务。 真菌起源成谜,存在时间也没有确切的定论。 研究表明,菌根网络的结构,某种程度上跟互联网极为相似——当一棵树遭遇虫害危机时,可以通过菌根网络,警示附近的树木。 菌根网络跟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两者都是高度复杂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结构,都会在网络中传播和处理信息,甚至都具备某种学习机制。 可以说,真菌这种生命体,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加智能。 生物计算机的研发过程却一直停滞不前,原因是生物系统太不稳定了,与其研究如何把1和0转化为化学信息,不如继续探索量子计算机。 不过一旦研发成功,可能会实现质的飞跃。 毕竟,占地面积近9平方公里的生物计算机,与同等面积的量子计算机阵列,无论是造价还是维护成本都不是一个数量级——后者光是每天的维护费用,就足以让十多个小公司倾家荡产。 而且,修好像说过,这项技术的真实目的是让生物科技的ceo实现永生。 这话是真是假? 谢黎无法分辨。 但有一点,她百思不得其解。 既然生物计算机是生物科技ceo长生的关键,那为什么修离开了研究所,新闻媒体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 虽然修清空了监控记录,但生物科技作为三大巨型垄断企业之一,想要找到一个人,怎么可能只有查监控这一种手段。 难道是修的身份,比她想象的更加重要? 还是,她不经意间漏掉了生物科技抛来的橄榄枝? 谢黎陷入沉思,她要主动联系生物科技吗? 万一生物科技并不知道是她放跑了修,她主动送上门,岂不是自投罗网? 就在这时,她手机振动了一下,紧接着,传出一个不带感情的电子音: “各单位请注意,生物科技大厦附近接到一起谋杀案报告。受害者为一名成年男性,初步判断是由于喉部受到利器损伤,大量失血而亡。” “请附近所有单位迅速响应并尽快支援。” “注意,嫌疑人可能仍在现场——执行任务时,请务必保持警觉,保证市民的人身安全……” 这是屿城警局的调度电台,一般只有涉及公司员工的案情,调度员才会在电台上发出指示。 这种案子,多多少少都牵扯一点儿公司内幕,只有公司指派的警员才能进入现场。 谢黎按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