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能降价太多,降五分六分的, 对许多农户来说都会很满意。 其实这事确实传到常华县知县耳朵里,可他一听是扶江县, 满脸不屑:“什么破县, 还敢让我去找?咱们马上成为上县, 他们呢?下县中的下等。能有什么好东西。” 说罢, 这位知县便去钻营潞州城的关系, 今年是他留任最后一年,提前走好关系, 赶紧离开常华县去潞州城任职。 常华县再好, 能好得过潞州城?若今年走不了, 还要在这再等三年。 他哪有功夫管这些。 所以常华县几个大户找了几次, 皆没什么作用,更有财力的船运人家则对化肥不了解,也不管这些, 自然不掺和。 所以从四月中旬折腾到五月初,眼看着人家扶江县的麦子稻子长得极好, 也只有继续买三文钱一斤的化肥了。 好在大家都算了, 以化肥的增产数额, 三文钱的化肥也合算,不行少用点呗。 只是人家扶江县,化肥便宜不说,人家还能提前预支,所以地里化肥用得足足的,只要勤快,那地里庄稼叫一个好看。 这一瞬间,有些常华县百姓竟然起了来扶江县的念头。 当然也只是想想,常华县好歹是中县,那是要成为上县,他们也不会去穷地方。 倒是有几家没地的佃户,他们本就没有土地,依附有地的人户生存,其实去哪都一样,如果去扶江县开荒也行? 主要一文钱一斤的化肥实在诱人。 而且人家那边开荒地的话,知县大人还优先给农具跟耕牛使用,这些租金同样可以预支不要利息,并且能用劳役偿还。 佃户们倒是商量过几次,不过一直没下决心,就算真的要走,也要等今年收获之后再说。 常华县百姓估计想不到,他们知县不去找纪炀说情,最失望的还是纪炀本人。 这么好的物件,常华县知县不想要? 可惜他也不能主动去找对方,否则像上赶着一样,但纪炀也不着急,总有对方找上门的一日。 钓大鱼需要十足的耐心,他完全不着急。 而且他这边事情一堆。 如今早已播种,庄稼也长出来,是时候组织今年的劳役。 此时要提的,自然是百姓们税收三种形式。 大家比较熟悉的实物跟货币形式,还有一种则是劳役形式。 前面两者可以互相兑换,后者则是规定百姓必须服兵役或者力役,也就是劳动力。 说白了,要为官府干活,否则大量的宫室,城池从何而来。 这里力役甚至包括运送官物,追捕盗贼,以及等等能想到的事。 在先秦再早时期,劳役之重让百姓苦不堪言,按照当时的规定,十天里,有三天要为官府服劳役。 史书里常说的赋役沉重,民不聊生。 不止指交税交粮食多,同时也指徭役过重,一年到头一半时间,都在为官府王侯修宫殿,自己田地荒芜还要交税,百姓能不造反? 所以渐渐演变成后来的模样,到汉时,已经从十天里服徭役三天,变成丁男每年只需服劳役一个月,一生中戍边一年,当兵一年。 其中每年的劳役还能折成银钱,人可以不去。 为了缓解百姓跟权贵之间的矛盾,越往后规定的时间越少,如果超过规定赋役时间,可能免税等等。 到承平国初期,劳役的一天已经变成一年二十天,这二十天任由当地长官征调,超过时间则要给百姓役钱。 不过规定是规定,能不能做到,百姓苦不苦,其实还要看当朝皇帝,当地长官的意思。 若当地长官是个好的,也不会太过劳累他们,就算真有工事要修,也会给够银钱。 要是个贪图享乐的,那便会随意征调当地百姓大兴土木,给自己修个园子,修个楼阁也是常有,给不给钱,给多少全看心情。 好在现在的承平国皇帝轻徭薄赋,不管是税收还是徭役都管得极宽松。 劳役的一年二十天,也变成一年十天,税收也减轻两成,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不少人都说如今承平国中兴局面,都是陛下一手创建,他老人家在位三十三年,帝后和睦,抚恤万民,实在是个好皇帝。 纪炀其实在原身的记忆里,好像见过这位陛下,陛下甚是和善,那会好像是他刚得知妃子有孕,还赏了在场不少人一些珍玩。 不过这都是很久远的记忆。 回到劳役上,纪炀今年组织的劳役并非给自己,或者给衙门修什么东西,而是下令让各个村子修建水渠。 纪炀早在去年便走遍整个扶江县。 其中扶江县东边凌家湖,玉家湖自不用说,他们两个村子附近都有水源,灌溉十分方便,这次修水渠自然没他们。 剩下便是扶江县西边的三个村子,从北到南的依次顺序是上集村,马家湾,三江村。 地势也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