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这么回事,”族长意外她竟然知道。 “这是好事啊,知道后我立刻给夫君送了信,他也是极为赞成的,让我取出五千两,交于族长,也算我们尽一份心。”贾敏立刻道。 五千两已经很多了,现在姑苏上等水田大概是三到四两一亩,五千两能买下一千五百亩。 更何况林如海有钱,林家其他人也不逞多让。 林家本就是传承了许多年的大家族,底蕴自不必说,族人即便没有科举,过得也不差,像族长家,就拥有姑苏郊外一整个山头,和山下好几个村子连成一片上万亩良田。 即便有一大半是属于族里,算作祭田,可也是交给族长管理的,他取用一些也无妨。 除此之外,林家还有别的收入,像商铺之类的。 林家自己不做生意,但好地段的商铺不少,租出去每年光租金就不少了。 林如海一家就出了五千两,其余人家出一点,凑够一万两,就完全够了。 三千亩良田,每年的出息至少在六七百两上下,光是用来培养子弟,怎么都够用。 因为林家已经有了族学,且有专门用于族□□转的产业,每年收益超过了五千两,开个书院都够了,何况林家的子嗣也没多到这种地步。 其实族学里,有一大半是亲戚家的孩子。 贾敏以为族学中亲戚家孩子多了,其中难免有家中困难的,林家乐善好施,不仅不会要学费,说不得还要贴补一点,所以不够用了,族长这才想着,多置办一些良田,让族学更富裕些。 林如海得知,来信说这是好事,培养子弟,不管是不是林家的,都是善举。 他们既不缺钱,那多资助一些,就当给儿子祈福了。 族长沉吟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解释清楚,“想来是你听差了,我确实有这个意愿不错,但不是为了族学,族学那边的钱财尽够了。” 贾敏一愣,“那是?” “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于读书上没什么天赋,识字后再继续,也不过是浪费时间,我就想着因材施教,既然他们有别的兴趣,培养培养,以后兴许也能出息。像三房淘哥儿家的小子,自小就对算盘珠子感兴趣,他母亲在她旁边拨算盘算账,他光听一听,就能比母亲算的还好,那时只有三岁。后来上了学,他一背书就犯困,淘哥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就是不开窍。偏一看起《九章算术》来,就精神百倍。” 族长想到那孩子,顿时觉得乐呵,“他父亲就想着,要不找人教孩子这个吧,林家也不是非要孩子走科举一途,虽则算术以后的出息有限,但如果能专精的话,兴许也有点用。于是淘哥儿家就为他专门请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