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创造机会,让百姓有更多的机会致富,就算遇到灾情,也不至于一下子赤贫,不得不卖田卖房,直至铤而走险,朝廷的压力就会大减。从另一方面来说,百姓富了,朝廷的赋税也增加,赈灾的能力也会提高。 压力小了,能力大了,社会自然更稳定。 所以,度田只能治标,富民才能治本。 “陛下减省宫室,是节流,鼓励工商,是开源。两者并举,王道必兴。至于度田,反倒不必急于一时。多则二十年,少则十年,工商兴,则田不度自平。”荀彧躬身再拜,言语恳切。“臣愿陛下多些耐心,垂拱以待王道。若陛下以为臣言可采,臣愿书于简帛,公布天下。” 刘协反复考虑了一阵,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完全赞同荀彧的意见,但他对荀彧的态度很满意。荀彧的想法也许和他不一致,但荀彧在努力地向前走。 这正是他对荀彧的期望。 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只要他能主动地向前走,总有成功的机会。 “既是论讲,自然是各抒己见,本不必与朝廷意见一致。”刘协缓和了语气。“论讲之初,我就说过,这次不由朝廷定正误,而是由天下人论是非,由后来者评高下。纵使朝廷有不同意见,也不会强人所难,而是公平论争。” 荀彧笑道:“陛下胸怀广阔,臣自然是敬佩的。只是臣身受重任,不得不慎言慎行。” 刘协也笑了,淡淡说道:“令尹为朝廷着想当然是好事,但该发声的时候还是要发声。要不然,会有人以为令尹恋栈,明哲保身,有所腹诽而不宣诸于口。” 荀彧神情一变,有点尴尬。“陛下所言甚是,倒是臣失误了。” 刘协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又重新拉回了主题。“对朝廷将取冀州,令尹可有高见教我?” “不敢。”荀彧说道:“陛下用兵如神,自有章法,不必臣置喙。臣但尽力为陛下筹措粮草,不负陛下所托。” “一点意见也没有?” “要说意见,臣倒是有八个字,敢请陛下斟酌。” “哪八个字?”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荀彧解释道:“田丰刚正,审配专权,都是宁折不弯之辈。这是冀州人的可贵之处,亦是冀州人的难治之处。陛下若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则冀州将为陛下肱股。若陛下一意以力服之,如秦之灭赵,则冀州将为陛下心腹之患。” 第八百零七章 所见略同 荀彧为刘协详细解说了韩馥、袁绍对待冀州人的得失。 韩馥是颍川舞阳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