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天在,试验体被兽潮袭击的风险大大降低,此外他现在也知道对手手中也有一台寒武纪,警戒范围高达数百公里。假如他就这么把移动基地直接开过去,肯定刚入警戒圈就会被发现。 不过在拿到两艘全新的运输船后,试验体现在也有解决办法。他把运输船上的反重力引擎拆了下来,打开外壳,开始逆向研究里面的结构。 在35世纪,逆向工程本来已经接近无用,特别是在飞船引擎这种真正的尖端领域。不要说现在,就是回到20世纪初,拿着点测量工具就想仿制对手的先进产品也是处处碰壁。测量只能得到数据,却不知道这数据是怎么来的,对原型机稍做改动,自然会问题无穷。 不过试验体却是例外。他的芯片中本来就有大量代理人的设备资料,身为试验体,他又省去了大量学习的过程,只需要加载资料就可以了。楚君归随便在资料库里翻一翻,就能找到不少反重力引擎的设计图,只不过都不适应4号行星的环境而已。 这样研究了整整两天后,楚君归发现运输船的反重力引擎其实仍是传统型号,只不过为了适应4号行星的苛刻环境,增加了一些很巧妙的设计。为了防腐蚀,引擎被彻底封装,变成了一个不可拆卸的模块。而引力出口处则设计了一块可移动的保护盖板,需要的时候打开,不需要时就合拢,以此保护脆弱的反重力面。 吃透基本原理,楚君归就重新设计了行星版反重力引擎。新引擎大量使用了4号行星上的材料,有些稀有元素缺失,就使用性能相近的普通金属代替。就这样,一款能耗是正常标准8倍,出力是正常标准一半的产品新鲜出炉。 这款新引擎别看数据差,但是体积大啊,光是控制器部分就快有一个房间那么大,里面塞了上万块生物芯片,否则无法调节引擎的输出功率。 最终的成品,大小堪比套房。自重超过100吨,可以负载大约5000吨。面对成品,试验体只是头痛了一会,就定下了设计图,开始建造,而且一造就是八台。 新的反重力引擎也不是全无优点,它最大的优点就是使用寿命。联邦反重力引擎哪怕做了封装处理,在4号行星内部的使用寿命也就100小时。而楚君归设计的引擎使用的生物芯片,一间房子那么大的处理器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坏。至于封装,他手上的生物涂料能够很好地抵御腐蚀环境,还能很大程度上隔离电磁场。 至于详细的使用寿命,楚君归并没有去深究,反正在战争环境下,估计没有哪台反重力引擎能够用到自然坏的那一天。 8台反重力引擎合计需要近500万kw的功率,但在能源上试验体财大气粗,不过就是一台大型反应炉的事。试验体大笔一挥,在设计图上又装了两台反应炉,这样除了反重力引擎外,整个平台上就能有1000万kw的能源供应,够干很多事了。 有了反重力引擎,有了核心能源模块,楚君归的浮动基地设计图框架就此出炉。 他设计了一个长方型的大平板,把反重力引擎均匀摆放,中央后部放动力炉,前面是功能舱室,后方是仓库和生产区,然后在上面再扣个四四方方的反壳,点缀上几百个武器站,最新的浮动基地就圆满搭建完成。 看着这个仿佛长满了毛刺的火柴盒一样的东西,就连艺术组件都跳出来吐槽,实在是太丑了,丑得不忍直视,后后现代主义都不带这么画的。 楚君归直接关了艺术组件。 方块造起来最简单,就这一条理由足够了。 不过浮动基地的前进动力是个问题,反复思考之后,试验体想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加轮子。 平时浮动基地会把一台反重力引擎作为备用,这样整个基地就会比正常情况下略重。然后在基地下方装些驱动轮,就可以在地面前进了。如果地型实在无法通过,那就飞过去,然后再落地,在地面上开。 设计完成后,试验体感觉心里从内而外充满了成就感,于是把设计图发给了林兮。 片刻之后,林兮又把设计图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