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身体也轻减了许多。其中一对中年夫妇几次都想让叶棠去做他们的养女,他们承诺会为叶棠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与最大的支持。 奈何叶棠说自己有妈妈。并且她一不二,半点儿都不犹豫,面上眼里从没贪慕过香江人手里的财富与他们口中豪华的家。 叶棠这样,这对香江夫妇反而更喜欢她了。夫妻两个不仅给叶棠留了自己与家中的联系方式,还让叶棠有需要随时联系他们。 这对夫妇回到香江之后,叶棠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联系。到陈菊总算对着叶棠低头,叶棠这才联系了这对夫妇,请求他们帮自己联系香江的旧衣回收中心。 香江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远高于大陆。即便只是旧衣,香江的衣服也远比贫瘠的大陆的新衣要时髦几个坡度。许多香江人并不是因为衣服破了旧了才不要这些旧衣,而是为了追求时髦潮流,所以早早地淘汰了许多看起来还十分崭新的衣服。 在大陆,香江的旧衣是很有市场的。有人专门去与香江隔江相望的城市里淘香江人不要的旧衣,还有人专门回收香江的旧衣,挑出不破不烂不旧的衣服来清洗熨平,当新衣服卖给大陆人。 但回收来的香江旧衣也有一些是卖不出去的。这些衣服上要么有无法清理的污渍,要么有烟头或是虫蛀的洞眼,要么就是因为布料具备特殊性,缩水或是失去弹性后无法复原……总之,这些旧衣不具备商品价值,基本只能作垃圾处理。 叶棠要的就是这些卖不出去的旧衣。 旧衣可以拆成布片,大块的布片可远比县城裁缝手里那点可用的地方不多的布头要来得容易剪裁得多。 第一批香江旧衣五百件,拆出可用的布片就已经有几十公斤。陈菊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布,顿时在布堆里挑花了眼。 捡出写自己见都没见过的新型布料,陈菊没几天就做出了一对极为漂亮的拼布图案。叶棠和陈菊把这对可以缝在衣服上的拼布图案寄给了那对香江夫妻。 毕竟人可是免费帮她们弄来了这么多的旧衣。 香江夫妻收到这份礼物,又是激动,又是高兴。夫妻二人分别定制了中山装与旗袍,妻子让裁缝把图案里的花缝到自己的旗袍上,丈夫则让裁缝把图案里的鸟封到了自己中山装的袖口上。 如此一来,这对夫妻参加晚宴时丈夫一搂妻子的腰,精致又具备浓烈民族特色的拼布小鸟就依偎在了他的花儿身旁。 如此新奇的秀恩爱方式顿时让香江的媒体人兴奋了,夫妻二人连连上报,二人衣服上的拼布小鸟与拼布花朵下了黑白的报纸就上了彩色的杂志。 等知道这一对夫妻图案来自大陆,还是来自大陆的山沟沟里,香江媒体又是一阵震惊,香江的名流圈里也对此事议论不止。 此时的大陆媒体还没有那么娱乐化,对于香江那边这种比较私人的新闻,大陆没有媒体报道。 叶棠与叶棠并不在乎那对香江夫妇是把陈菊的布艺压了箱底,还是缝在了什么地方。陈菊只是个淳朴的山村妇人。她送自己精心制作的布艺给这对夫妇,本就是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没有别的什么意思。至于“出名”、“得利”这些东西,她是一次都没想过。 而叶棠,她这人本来就擅长见招拆招。哪怕这对香江夫妇把陈菊的布艺说成是他们自己做的,今后有媒体稀里糊涂指责陈菊,说陈菊照抄人香江夫妇的原创,她也有无数的方法替陈菊正名。 撇开这些不提,只说那五百件香江旧衣给独龙村带来的影响。 县城里来的碎布头哪里能有香江旧衣拆成的布片好看?陈菊就是只拿边角料随便做朵花儿,这朵花都能完全吊打村中其他妇女做的布艺。 在叶棠的指示下,陈菊也不再在村里卖边角料做得小布艺了——贸易货栈的经理在香江人来时没帮上忙,要不是叶棠在众人情及时顶上,他还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批评与降格。叶棠不过是问了一句贸易货栈是否能代售陈菊做的小布艺,这位贸易货栈的经理便直接在货栈的门市部弄了两排柜台,最上面一层只放陈菊做的小布艺。 县城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