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开始没说还有儿科的事啊!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搓手手):金手指来了! 文哥儿拆完福袋:???? 文哥儿:下次给我带支铅笔吧猫猫! * 金手指不会很影响啦,主要还是他文哥儿自由成长,(顺便)认识一堆大佬!虽然他记忆时灵时不灵,不一定知道这些大佬都是什么人(bushi 文哥儿:一个都不认识,但我觉得他们很恐怖。 * 注: 1杨廷和:十二岁中举,官至首辅 2杨慎: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十一二岁开始写诗,二十四岁中状元,写了一堆堆书 “滚滚长江东逝水”几句:出自杨慎的《临江仙》,《三国演义》主题曲 3九朽一罢:出自宋.邓椿《画继.岩穴上土》,“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事也。” 土笔:古代绘画起稿用的笔。因以淘澄的白色土裹作笔头,故称。 4汪机:提出“调补气血,固本培元”的医学思想,开创了新安医学的“培元派”先河。 第14章 明朝有专门的“医户”,也就是说你这户口是搞医学的,子子孙孙都要出一个来搞医学,要不然你们就犯法了。 这时代学医待遇不怎么样,很多人都会想办法让儿子去考科举,自己打通门路帮助儿子走仕途。 汪机本来也要走科举独木桥,还是他娘大病一场,他才弃儒从医,决心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 如今他正潜心跟着他的名医祖父和名医爹搞临床实践。 瞧见个小豆丁跑出来要他祖父把脉,汪机在心里捏了把汗。 好在汪家乃是杏林世家,家学十分渊博,内科、外科兼学,遇到小儿科的患者他们也不会拒绝医治,通过经年累月行医使药的积累,他们也算是样样皆通了。 汪医士镇定下来,笑着应邀坐下摸上文哥儿的脉搏。 小儿科难搞得很,他自己话说不利索,没法像大人那样自述病症,遇上了谁都得头疼好一阵。 幸而文哥儿身体康健,脉搏活泼有力,四肢锻炼得很足,人瞧着也眼清目明,望闻问切一条龙看诊下来,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连小孩儿常见的积食毛病在他身上都找不着。 汪医士捋须笑道:“没甚要紧事,就是平日里少些走动,小孩儿的骨骼没长好,不宜过分疲累,每次走动一盏茶的功夫就该停下来歇歇。” 文哥儿一听,英雄所见略同啊。他立刻抓紧机会朝汪医士亮出自己的小爪子,兴冲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练字,不能!太早,不能!” 汪医士听明白了,点头接话:“练字也不宜太早,三岁前玩玩就好,三岁后每次练字也最好不要超过一盏茶。” 文哥儿:????? 瞧您老也算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中医,怎么说出口的话这么冷酷! 你们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对三岁的小孩儿这么残忍! 一盏茶也就是十来分钟,算下来也不是很多,可是才三岁诶,三岁的孩子应该无忧无虑享受快乐童年!明朝又没有幼儿园,真的没必要三岁就开始卷! 文哥儿在心里数了数。 他爹,从小过耳成诵,据传七岁写诗。 他哥,从小过耳成诵,据传七岁写诗。 谢状元,从小过耳成诵,据传七岁对对子。 杨廷和,从小过耳成诵,据传七岁对对子。 可这些学神卷王都是可能名留青史的大人物,和他这个弱小无助又可怜的普通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等我七岁再给你们表演一个背诵九九乘法表吧,那才是小学生该有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九九乘法表这玩意源远流长,明朝小学生也是可以轻松掌握而不会被当妖怪的。 据说早就春秋齐桓公时期,就有个擅长“九九”的人求见,齐桓公对此不屑一顾,表示:“会个‘九九’也值得我亲自接见?” 那个特长是“九九”的家伙特别会说话,当即又让人递话说:“您连我这种只会九九小术的人都愿意见,还怕会其他‘大术’的人不蜂拥而来吗?” 由此可见,背九九乘法表这个技能距离他们这会儿差不多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属春秋老祖宗都瞧不起的“小术”。 数学理论如此源远流长,这个东方古老国度却没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着实是个难解的“李约瑟难题”。 这么深奥的问题,暂且还不是文哥儿能思考的。 他没能从汪医士这边得到足够多的医学理论支持,有点蔫答答的。 就他爹那“你看看别人多牛逼”的态度,总感觉现在的快活日子过一天少一天。 不妙,非常不妙。m.WEdAL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