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个收拾他们……就是不知道臣收回来的孝敬要怎么安排?” 皇上看着他的脸上写满了一言难尽:“给你的孝敬,你问朕如何安排??” “毕竟数额巨大。” “把漕河治理好了那就是给你的奖赏,你收着吧。”那点钱说少是不少,要说多,也一点儿不多,反正对皇帝来说毛毛雨而已。 皇上给他心腹秘密弄了好几道保命符,知道卫成要生事,怎么调兵都给他安排好了。卫成也合计得差不多,他知道淮安离京城更远,准备途中先回去一趟,见过家里人再直奔漕运衙门。 回府这一路他都在想,要漕帮配合朝廷整改规规矩矩行事几乎没可能,谁会甘愿放弃到嘴边的肥肉?这事最后还是要落到动武上,他后面三年少不了事,回头又要吓着蜜娘。 蜜娘现在还不知道那么多,她没弄明白漕运总督是个什么官,听男人说每年要南下收粮运回京城,就以为他只是个走水路给朝廷运粮的…… 事实上负责收粮运粮都有专人,年末上京漕帅是要一起,平时做的却不是这些事情。 但也不必告诉她这么多,说多了本来没事都要吓出毛病。 姜蜜现在可高兴了,想着跟船走能多带点东西,最近都在收拾行李。自家几个人需要用到的东西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给老家那头带回去的礼。又听婆婆吴氏交代了一大堆,让她回去别忘了这啊那。 主要就是拜老坟走亲戚,还有是让她敲打一下大房二房的,虎娃的亲事也催一催。 “我想着是不是顺便置办百十亩的学田祭田?每年祭祀祖宗的开销从田里出,老家那边有能读的后生晚辈也可以拿地里产出来奖励他。”这事儿是姜蜜提的,她接触的大户人家太太多,学田祭田哪家都有,自家倒是还没正经置办。 吴氏想着买田容易,给谁管着?怎么耕种? “这个由相公同大叔公合计便是,要真置办上了,学田祭田总归得由长房管着,长子长孙往下传呗。” 吴氏点点头,说:“要做这个你让毛蛋也拿笔钱出来,他写老三的故事,靠老三发财,老三不稀罕跟他算账,他总得给老卫家子孙后代出点力。” 姜蜜应承下来,心想搞不好回去还得在大哥家里借住两天,乡下老屋空了这么多年,肯定住不得人了。 卫家上下都很珍惜这个年,哪怕对儿子要求一贯高的卫成也没催着两个小的天天读书,任由他们杵在夫人跟前。 事情都定下,没有变动的余地,卫彦每天还在舍不得。卫成说了他,说哪怕不是现在,以后他自个儿进了官场也会有外任的时候,到那时还是会跟家里分开。 “您都说是以后,那还早呢……” “先习惯吧。” 卫彦叹口气:“我不想习惯,我从来没跟娘分开这么久。” “当初你娘陪我赶科举,两三个月就丢下你了,你那时还没这么烦人。” “两三个月知道什么?” “是啊,你那时候都没闹过,现在十二三岁应该更成熟一些。” 每回撞见他们父子这样说话,姜蜜都会安慰自己说算了,不教训他了,要珍惜这最后的拌嘴机会,一离京再回来就是十个月后。 哪怕再怎么珍惜,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得飞快,照卫彦的说法,这是过去十几年里他感觉过得最快的一次。才从国子监回来歇了没几天,又要复课,爹娘也准备带弟弟随官船南下了。 从京城出发是一月中旬,先是乘马车去港口,随后登船起航。随漕运总督南下的是整支船队,包括下属家眷兵卒护卫上千人,船上还装载了路上食用的米粮蔬果煤炭之类。 卫煊从登船就很兴奋,船行起来他更新鲜。一二月间还有些冷,船上风嗖嗖的,他缩着脖子往外看,盯着鸭绿的水面都能看上半天,还吟诗呢。 姜蜜开始也觉得稀罕,慢慢就习惯了,她要不是在给男人拿披风,就是在给儿子递铜汤壶,或者烧水给他们煮茶。 闲着的时候她也看看岸边景色,或者小憩一会儿,精神好的时候会拿本书随便翻翻。 走水路其实比陆路要快,也就十多天,船在泞州码头停下,听说漕帅到了,泞州知府带着家眷下属到码头相迎。问大人准备停几日?需要哪些补给?还说要是不赶时间他想请大人过府,以尽地主之谊。 泞州知府在奉承讨好,他后面那些家眷小心打量着卫大人及夫人,看清楚以后,心下骇然。 太年轻了。 卫大人瞧着绝没有四十,就三十四五的模样,身姿挺拔,俊逸非m.WedalIAN.COm